《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包含第29─ 31页的内容。 教学背景分析 数0的含义比较宽,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就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所以教材采取了认数、写数相结合的编排方式把数0的教学单独安排成这一段。并注重通过多种素材,创设为学生所熟悉、感兴趣的数学题材,经历从具体??抽象??具体的认数过程。在教学0的加法时,我创造的使用教材,将课间休息的小游戏成为贯穿加法教学中的阶梯。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3、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和兴趣。在探索研究活动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0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有关0的计算方法。
课程资源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首要的是课程资源的挖掘和运用。《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活用教材,努力结合学生特点充分开发课程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艺术资源等,通过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用数学的思想分析、观察、体验、收集、处理各种信息,用灵活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体验数学过程,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探索数学规律,努力实现过程性教学目标,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所以,根据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占优势阶段的特点,为了发挥直观教学效率,在本节教学中,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物品和符合教学实际的板画教学,通过这些资源的合理运用使学生感受着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更会加强获得新知的密度和效度。 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1、动起手来乐趣多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发展。 2、在矛盾中"我"要探索 本课注重揭示和呈现矛盾,巧设悬念,以激趣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解决矛盾,把知识和能力溶为一体,激发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 教学流程 一、情境激趣,在故事中体验0 1.向小伙伴们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结合学生回答板画小猴子) 2.教师讲一个关于小猴子的故事:小猴的妈妈留下一个盘子,里面装着他最喜欢吃的水果做午餐。估计妈妈可能给它留下几个桃子? 3.估计一下盘子子最后能剩下几个桃子?(1、2、0贴图片) 4.哪个数字没学过?0它代表什么? 板书课题:0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在生活中寻找0 1.0像什么?教师范写,一起书空,然后描红,再独立写。 2.生活中哪儿见过0? 三、在情景中体会0的计算 1.课间休息,游戏猜小棒 2.在游戏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观察教师双手拿的小棒描绘一下,再列式。 3.出示小鸟图, ⑴提出数学问题。 ⑵怎样列算式? ⑶再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 4.帮老师解决难题,5-0怎么算? 四、在活动中练习与应用 1.游戏:排数序 2.讲述2004年奥运会中国骄人战绩,从中找出有关数字0的生活常识: ⑴110米栏世界冠军刘翔站在跑道的哪个位置可以用0来表示? ⑵我国台湾省金牌总数0的突破,总获2枚,了解生活中0的突破的实际意义。 3.课后延伸 吃饭分碗筷,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教案-0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