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要求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意义,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供发展的空间。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的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感悟美的全过程。
一.“课本剧”让孩子们主动参与音乐实践
现代教育观认为,素质教育其实是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把“课本剧”请进课堂的音乐教学就体现了素质教育。日本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只要能为儿童创造出一种类似于祖国语言环境的优良音乐环境,让儿童每日沉浸其中,任何儿童都可以轻易地掌握人类音乐文的优秀遗产。受此感悟,我便尝试在二年级音乐课上请进“课本剧”。
那是在学会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后,要欣赏《劳动歌》,我布置了特别的音乐作业,分两个小组去找《白雪公主》故事,选择你最喜爱的角色演一演,比赛看哪一组表演最精彩,
老师奖励《白雪公主》的影碟。第二节课,我按计划把教室变成了舞台,令我吃惊的是全班同学都争先恐后要表演,原来两个小组早有分工,道具也带来了,课余他们已排练好几次,我暗自惊喜。“同学们,让老师当总导演,两个小组长任副导演,好吗?”掌声通过,接下来剧场上的皇后、王子、七个小矮人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他们的语言、动作显得稚嫩、可爱,特别七个小矮人挥汗劳动的情景与《劳动歌》显得那样的和谐,那怪模怪样的表演,那份投入,赢得了阵阵掌声。课后有几位同学争着说要演王子、小矮人等,看他们争辩的样子,期盼的目光,我欣慰地笑了,我却陷入了沉思,把语文课与音乐课有机地结合,让音乐在 “课本剧”里更富魅力,课堂的主人是孩子们,相信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孩子们在心灵深处绽放火花,放手让他们去参与实践,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孩子在课堂上活跃起来。.
二. “课本剧”充分挖掘师生的创造潜质
把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证明老师端正了自己的角色意识,最重要的传授探索知识的方法,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且突出“创新”。其实“课本剧”的生成过程充分体现出师生的“创新”。我便在五年级尝试,先给出主题音乐---编辑剧本---搜集素材---分组分工---道具筹备---排练表演,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创新”的空间。第九册第三课《足迹》,我先讲解创作的要求:
1、语言生动而简练。
2、创设故事突出音乐形象。
3、剧本符合戏剧要求:开始、发展、矛盾、斗争、高潮、结局。
4、表情、动作可加说明,充分表现人物特征。
任务下达了,音乐课开始了,音乐委员主持:“欢迎老师准时观看我们的演出”,教室的窗帘关上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伴奏音乐响起了,一支手电做的“特写灯”亮了,手舞鞭子的二小出来了,一盏灯光,几个蔟拥在一起的同学象“一座小山”,两盏灯光、三盏灯光、、、、、、连绵起伏的山呈现了,敌人强迫二小带路的情景,接着枪声、炮声、、、、、、二小牺牲了,敌人倒下了,灯光弱了下来,乡亲们无限悲痛,有一位同学轻声“哼唱起歌曲:“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掀起高潮,大家纷纷哼唱起《雨花石》,泪花噙满眼眶,我要做新世纪的“二小”。当我正在为孩子们的精彩表演所感动时,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掌声欢迎八路军军官讲话”,我激动地说:“今天,我见到活在心里记在脑里,永远也忘不了的“二小”,布景、道具、化妆、表演都体现出,大家用丰富想象力把音乐与语言的魅力完美结合,祝贺你们的大胆创新,让课堂呈现生机。” “课本剧”是综合艺术的实践,它的筹备过程不仅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充分挖掘师生的创造潜质,体现新课标理念。
三、“课本剧”使音乐课有了新气象
“课本剧”的综合艺术实践是以《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为导向,学生兴趣浓厚,常问起什么时候又上音乐课,这是“课本剧”带来的新变化,知识、技能与音乐、语言实践相结合,学生的听觉、视觉、语言、动作等,通过小组的开放式、探究式学习,创造能力得到培养,老师也走进新课程,“课本剧”给师生施展才能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
总而言之, “课本剧” 请进音乐课充分让学生当主角,是创新的尝试,师生都要努力地创造,它为音乐教学锦上添花。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