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网”和“救”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提示把美国紧急救援中心和芬兰有关方面联系的经过,以对话的形式演一演。
4了解网络传递信息速度快,波及面广,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读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是救援人员的真情、爱心使苏珊在短时间内得救。
教学过程:
一、猜字激趣,揭示课题:
1 学习“网”字。
l 出示象形字: 网 猜猜象形字,说出理由
l 古人的象形字通常用画来表达事物,演变到小篆字的笔画更漂亮,而新宋体更简洁,这里的撇点撇点就像网里纵横交错的网格,古时候,人们用网来捕鱼,这就是渔网。
出示:渔网 注意渔网的渔是有三点水的
2 联系生活积累“网”字组成的赐予。
l 线织成的网?你还看到过什么?
l 出示:网兜 球网 蜘蛛网
3现代生活中还有一种看不见的网,那是什么网?
出示:互联网
现代生活中它有哪些作用?你能说说看吗?
5揭示课题
l 有人在危急的时刻,还能在网上呼救
板书:网上呼救
6理解“呼救”的意思
l 网上呼救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解释一下呼救吗?
板书:求救
“网”是什么?象形文字用图画的形式赋予了“网”的含义,纵横交错,相互交织。生活中有实体的网,还有无形的网。互联网,网罗的是什么?我觉得这篇文章给了我们诠释,网络把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维系了起来。
二、默读思考,整体感知:
1谁在网上呼救?谁组织了救援?呼救的人最后得救了吗?
板书:救援 得救
2开火车轮读课文,反馈预习,读准生字读音。
指名回答1:板书 苏珊
三、深入学习,理解苏珊要在网上呼救的原因
1、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求救
l 通常我们通过什么途径呼救?
l 苏珊为什么要在网上呼救呢?快速默读,找找课文哪一节写了苏珊只能在网上呼救的理由。
2精读课文的第三节
l 指名读 思考:你能从中找到几个理由?
理由(1)整个楼面只有她一个人
理由(2)电话无法拿到
3引读第3节
因为苏珊突然之间……,她想求人帮忙,然而……,她想拨打急救电话,可是因为 …… ,她唯一能够借助的就是网络,不知她的呼救是否会有人收到,但抱着一丝希望,她……。此时,将近六点,屏幕上出现了一行黑体字:
l 出示:我不能动,呼吸困难,请帮助我,苏珊。
l
四、研读课文,感受互联网快捷的特点。
1、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师:麦克无意中收到了苏珊在网上的呼救,
l 出示:一天下午,麦克正在网上聊天室漫游。(学生读句)
l 他是如何进行救援的呢?
根据回答出示:将近六点 六点十分 十分钟后 六点三十分
2、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互联网的什么特点?
l 学生交流
出示媒体:芬兰是位于北欧地区的一个发达国家,而美国是位于北美洲中部的一个国家,两国之间如果使用飞机组织救援,至少要九个小时,而现在只有短短的三十分钟,可见网络缩短了救援时间,使救援行动变得快而及时。
板书:快 及时
l 再次配合读,感受网络的快捷。
五、重点感受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1、在这短短的半小时里,人们是怎样组织救援工作的?
l 再次默读课文,借助填空说一说(同座互说):
一天下午,( )男孩麦克正在网上聊天室漫游。
将近六点,麦克的电脑屏幕上出现了来自( )的女孩苏珊的呼救。
六点十分,麦克拨通了( )的电话。那里的工作人员一边和( )联系,一边向麦克询问苏珊的详细地址。
十分钟后,( )和( )取得了联系。
六点三十分,( )的苏珊得救了。
2、集体交流。
l 从填写的内容中又读懂些什么?
板书:麦克 美国紧急救援中心 芬兰紧急救援中心
(师随机点拨:芬兰的有关方面应该哪方面???板书:芬兰紧急救援中心)
指导读好??美国紧急救援中心 芬兰紧急救援中心两个长词语。
3、听录音,补充麦克与美国救援中心联系的对话录音。
l 我们来听听麦克是怎样和美国紧急救援中心联系的,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4、借助“一边……一边……”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感受救援人员的爱心。
l 我们来看看美国紧急救援中心是如何工作的?
指名读第五节
引读:美国紧急救援中心一边……一边……。
你从一边一边中看出些什么?
(为什么两件事情可以同时做呢?为什么要两件事情同时做呢?)
(老师问,让学生自己谈读了这句后的感受)
再读句。
板书:热心
l 麦克为救援苏珊做了些什么?
默读课文的5-8节
出示:挺住!我已经打了电话去求助!
读句体会麦克给予苏珊的鼓励。
试着用一边……一边……完成练习
并列句式“一边……一边……”是本课中知识技能学习的要点,但学习离不开文本,作者用这样的句式是为了帮助他表达时间的紧迫,人们抓紧一分一秒去挽救苏珊的生命。所以在语言训练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所表达的情感。
l 你从中看出麦克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爱心
l 迁移练习,感受芬兰有关方面的爱心救援。
l 美国紧急救援中心又是如何与芬兰有关方面联系的呢?以录音为例,同桌用对话的形式演一演。
l 引读:因为麦克……,美国紧急救援中心……,芬兰有关方面得到消息后立刻组织了救援。在这么多人热心人的帮助下,苏珊得救了!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引读全文,感受人间的真情。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网络的神奇魅力。正在网上聊天室漫游的美国男孩麦克收到了来自芬兰女孩苏珊的呼救……,苏珊选择网上呼救是因为当时……,接到呼救信号后,麦克立即行动,你们听,六点十分……,麦克在网上询问苏珊的时候,苏珊已经快支持不住了,麦克鼓励苏珊……,是众人的关心,热情相助给了苏珊力量,她用尽最后的力气打出了地址。十分钟后……,六点三十分……。苏珊最终得救不仅借助于网络传递信息的快捷,更重要的是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们给予她的爱心,关切、鼓励让她的生命有了希望,让网络使我们的心相近,情相连,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2课后作业,练习正确运用引号、冒号。
l 对话的形式多种多样,今天的作业是请你为这段对话加上合适的标点。
l 出示:美国紧急救援中心的工作人员接通了芬兰有关方面的电话 是芬兰紧急救援中心吗
是 芬兰紧急救援中心回答道
你们这里有一名叫苏珊的女孩呼吸困难 生命垂危 美国紧急救援中心的工作人员着急地说 希望你们尽快组织救援
芬兰紧急救援中心继续系询问道 你们知道苏珊的详细地址吗
芬兰西贝柳斯学院图书馆
好 马上到
请尽快 谢谢
板书设计:
网 上 呼救
(快 及时) (求救)
↑
苏珊 ←麦克、美国紧急救援中心、芬兰紧急救援中心
↓ 救援 ( 热心 爱心 )
得救
关于课后反思
《网上呼救》这篇课文有许多语言的知识技能训练内容,如表示时间的词语、并列句式“一边……一边……”、对话语言的掌握等。孤立于文本的语言知识技能训练是机械的操练,对学生的语言掌握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这些知识技能学习应当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思想情感的领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作者运用这样的语言技巧进行表述必有其道理,其目的就是为了作文、立意,使文章更精彩,使思想更深刻。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不仅让学生学会怎么用,还要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用,以后自己在作文时也可以这样用。
本文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整个救援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找出了各时间的节点,从中可以看出救援的全部时间只有短短半个小时,然而在半个小时中许多人为了挽救苏珊都积极地行动起来。时间的一再出现,救援行动的积极展开,最终苏珊在三十分钟内成功得就了。通过师生相互呼应的朗读,学生不仅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同时也体会到了时间与救援行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最常见的句式训练莫过于给例句再模仿的方法了,可是没有语言环境,句子的表达是毫无意义的。就如本文中的句式“一边……一边……”,工作人员为什么要同时做两件事情,因为时间紧迫,所以他这样做合情合理,作者可以这样描写他,是环境所迫。那么同样的麦克也因为时间紧迫同时做着许多事,可课文略写了,于是教师把这个情景创设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运用句式的同时,体会到了作者的写作用意。包括教学中让同桌用对话的形式演一演美国紧急救援中心是如何与芬兰有关方面联系的,也离不开原有文本的情景,时间紧迫对话语言的设计就必须简短、清晰、准确。
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的实现不是孤立的,是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本文的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关于训练材料
一、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呼吸(困难)
距离( ) 香味( )
情况( ) 感情( )
二、写出反义词
容易( ) 浪费( ) 紧张( )
三、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一边……一边……
他( )听电话,( )把内容记录在纸上。
林方是个好孩子,( )学习认真,( )乐于助人。
( )他已经筋疲力尽了,( )仍然坚持着。
四、在下面一段话中填上合适的对话。
小林看了看小平的铅笔盒,说:“你怎么没把铅笔削好?”
“ ”小平无可奈何地说。
小林把卷笔刀递给小平说:“ 。”
不一会儿,小平的笔芯被卷得尖尖的。小平感激地说:“ 。”
“ 。”小林说。
五、阅读
周处除三害
周处是名将周舫的儿子。他少年时体力过人,由于出身豪门,经常在乡里胡作非为,所以,深为乡亲们厌恶。
一天,周处打猎途中遇到一位老人在连声叹息,就上前询问缘故。老人说:“三害不除,人心不宁。”老人解释道:这三害就是南山的猛虎,长桥下的蛟龙和乡里的恶少周处。
周处听了,一下子愣住了。他沉默了一阵 毅然对老人说 这三害 我一定除了它们 周处骑马向南山上飞奔而去,凭一身好箭法,射死了老虎。第二天,它又手持长剑,跃入水中,杀死了巨蛟。
两害除了,那第三害呢?周处决心一定改正错误。他专程拜访名师,认真钻研学问,严格约束自己。很快,他就成了文武双全的人才。
周处知错就改的品德从此被传为佳话。
1、选择正确的读音。
厌恶(è wù ) 恶少(è wù )
2、从文中找出近义词。
访问( ) 原因( )
3、 把短文第三自然段缺漏的标点补齐。
4、填空。
(1)文中所指的三害分别是: 、 、 。
(2)周处听了老人的一番话后,愣住了,他想:
。
5、回答问题
在你身上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发?
。
关于探究、实践活动
1、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建立一个电子邮箱,试着用你新建的电子邮箱给同学和老师发个e-mail,和他们聊聊你的近况。
2、输入网址http://gqxd.xhedu.sh.cn/cms/index.htm,进入“光启行动网”的“飞天”栏目,你就能参与许多有关语文的小游戏,赶快行动,试试你的身手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