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logo
  主页 | 小学语文 | 小学数学 | 小学英语 | 小学其它 | 初中语文 | 初中数学 | 初中英语 | 初中物理 | 初中化学 | 初中政治 | 初中历史 | 教案 | 初中地理 | 初中生物 | 高中语文 | 高中数学 | 高中英语 | 高中物理 | 高中化学 | 高中政治 | 高中历史 | 高中地理
相关分类
相关文章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八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东郭先生和狼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国奇遇记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主页>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正文

班长的苦恼教案(第六册)教学设计 教案


文章来源:徐汇区向阳小学 陈芳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9-09-22 07:21 点击次数:字体: [ ]

    关键词:班长的苦恼教案(第六册)教学设计 教案,,
    内容简介:

关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2个“恼、啥”,运用自己认为合适的办法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2、正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了解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且试着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

4、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理解词句,了解故事的内容,体味诗的情趣和道理。

教学难点

抓住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试着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

教学过程

一 理解“苦恼”,揭示课题。

1、   板书:苦恼  

1)     读词。

2)     “苦恼”是什么意思?

3)     学习生字“恼”:与形近字“脑”进行辨析比较。

小结:带“忄”的字往往与心情有关。

4)     读好这个词语。同学们,你们有苦恼吗?说说自己的苦恼。

说明: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理解词句。其中,理解词语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可以借助词素合成法,也可以通过查找工具书来理解“苦恼”这个词语的意思。理解了词义之后,学生再来学习生字“恼”,最后读好这个词语,并说说自己的苦恼。这里的教学设计是从词语到生字再到词语,走了一个来回。

2、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班长,他也有个不小的苦恼。

补题:8、班长的苦恼

齐读课题(注意读好“苦恼“一词)。

3、 这位班长会有什么苦恼呢?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呢!让我们学习第八课,这是一首叙事诗。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己大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想想:这首叙事诗中写到了哪些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 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正音。

3、 交流:

1) 这首叙事诗中写到了哪些人?

板书:“我”        同学们

      大乔         小苗

2) 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交流并板书:

裁决

“我”               同学们

袒护                          同情

大乔                 小苗

欺负

3) 根据板书的提示,简单地说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4) 师引述课文大意,并小结:这分别是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说明:

要求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去感知课文大致内容,并且利用板书的词语练习简单地说说故事大意,这是为待会儿的学习改写叙事诗做了准备,因为改写叙事诗首先要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 深入学习,感受班长的“苦恼”。

1、 整件事因大乔而起,大乔是怎么欺负小苗的?自读第2节,圈出有关动词。

1) 读句并交流、板书:打       夺       绊

2) 大乔真是霸道!分男女生读好第2节。

3) 请用上这一连串动词,说说大乔是怎么欺负小苗的。

说明:

学习把整件事的起因说清楚,也就是复述课文的第2节,主要是自读课文,找到动词;再在反复读文中为待会儿的说话做准备;最后抓住一连串动作,有条理地说说大乔是如何欺负小苗的。在这过程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抓住一连串动词,将大乔欺负小苗的经过用说话的语气表述出来。

2、 大乔做得真过分,难怪同学们都同情小苗。读读课文,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位同学,当时也在现场,见此情景,你会怎么说?

1) 请多位学生交流。

2) 这就叫“议论纷纷”。请你按提示,把刚才大家说的意思组织起来说一段话,行吗?

出示:

同学们见此情景议论纷纷,有的说:“                           ”有的说:“                           ”还有的说:“                           ”大家叫叫嚷嚷地返回了学校,教室的屋顶也差点让喊声掀掉。

3、 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请班长来“裁决”。而班长是怎么想?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课文,用直线和浪线分别划出班长所想、所说的内容,再这么说一说。

出示:

我憋了半天,直憋得满脸发烧,心想:                                  。考虑再三后,我说:“                                                

穿插学习:“啥”的意思就是??什么。读好这个生字,注意翘舌音,读出问的语气来。

小结:像这样经过再三考虑,而做出决定,就叫做??裁决。(读词)

说明:

学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具体,包括想象同学们找“我”评理的情景以及“我”是如何裁决的。“裁决”的意思是经过考虑,做出决定。也就是说学生借助提示,要把“我”得知情况后的心理活动和语言表达说具体。这必须建立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4、引读课文第4、5节,想一想:为什么听到我的决定后,整个屋子会突然变得静悄悄的?

(因为同学们都没想到作为一班之长,我竟然会袒护好朋友,作出不公正的决定,辜负了大家对我的信任。)

5、 现在,你明白班长的苦恼是什么了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到有关内容,并说一说。

出示:

结果,“我”苦恼极了:                                         

1) 指读写班长苦恼的句子,并练习说话。

                     有关句子:“嘴皮子只轻轻动了一动,整个中队一起和我绝交。”

“从此同学们见了我总没个笑脸,出出进进身边只剩下影子大乔。”

    练习说话:注意人称的转换,语言的流畅。

2) 联系刚才交流的内容,说说“绝交”是什么意思?

板书:同学们和自己绝交

3) 读好句子,读出班长的苦恼来。

说明:

学习把整个事情说完整,就必须把结果说清楚,也就是班长究竟为何而苦恼。通过多层次的朗读,学生在读中了解了故事内容,在读中体味了班长的“苦恼”,最后对于说说班长苦恼的心理活动也就水到渠成啦!

6、 最后,请你试着把这些内容连起来说说,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啦!

课后,你可以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它的名字就叫做《班长的苦恼》。

说明: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内容较浅显。所以教师可以借助课文内容,请学生试着把叙事诗改写成叙事作文,这也为下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复述课文做了准备。

 

四、总结全文,领悟道理。

1、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叙事诗。

2、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课文中这个班级的班长,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情?集体交流。

3、 总结:的确,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身为班长也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说明:

虽然整首诗没有直截了当地指出谁对谁错,但学生可以从故事的结局和人物的感受中受到教育。请学生站在班长的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这样对学生的启发是更为深刻的。

附课堂板书:

8、班长的苦恼

(同学们与自己绝交)

裁决

“我”               同学们

袒护                          同情

大乔                 小苗

欺负

 

关于说课

一、教材分析

《班长的苦恼》是一首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班级里的故事。这位班长放弃原则、徇私舞弊,辜负了大家的信任。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与他绝交,使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

这首诗的作者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身为班长也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本课作为学生自主阅读的课文,内容浅显明白,语言通俗易懂。教师无须作过多的讲解,学生完全可以自己阅读理解,体验诗的情感。同时,本课又是一首叙事诗,教师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训练载体,借助诗歌内容进行写作指导,教学生把这个故事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这样,既把思想教育融入了写作中,又为下一阶段复述课文做起了准备。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具备了自学字词的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理解词句的方法:查找工具书、找近、反义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等。但教师并不能因而放弃字词教学。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一如既往地重视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的比较、辨析和运用,加强词句的理解训练,让学习形式更加丰富。

三年级的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少有顿读、唱读、一字一顿等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能通过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品词析句等方法理解课文的中心,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堂上,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阅读,并逐步学会阅读,可以在多种形式的读的过程中感悟、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情感,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关于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一: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2个“恼、啥”,运用自己认为合适的办法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本课的字词教学比较轻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恼、啥”2个生字。教学中,教师根据生字本身的特点,可以在字音和字形上有所侧重。如:“啥”重在指导学生读好翘舌音,并读出问的语气来;“恼”则应先指导学生理解“苦恼”的意思,再通过与形近字“脑”的比较辨析,了解带“忄”的字往往与心情有关,最后可以说说自己的“苦恼”。

目标二:正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而本课是一首叙事诗,更应重在朗读,不必作过多的细枝末节的分析讲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多多朗读课文,正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了解故事内容,在读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在读中体味诗的情趣和道理。教师可以把读的重点放在2、3、4、5小节上,让学生读出人物不同的感受。

目标三:了解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且试着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

虽然复述课文是下个单元的教学重点,但本课作为自主阅读课,完全可以把课文作为一个训练载体,借助贴近学生生活的诗歌内容进行扎扎实实的写作指导,教学生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这样,既把思想教育融入了写作中,又为下一阶段复述课文做起了准备。

目标四: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在学习了课文内容后,教师通过提出小组讨论的问题“如果你是课文中这个班级的班长,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情?”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展开讨论。这样,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看法的同时,也得到了自我教育,领悟了这首叙事诗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以上四个教学目标并非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正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才能更好地了解故事内容,进行诗歌改写。而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学生体味诗歌蕴涵的道理才会是水到渠成。

 

四、关于教学设计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学目标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分成四个板块,设计了课堂教学。其中第二、三板块是教学重点,细化为这么三个重要的环节。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脉络。

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本单元的课文,在预习的时候,就要了解课文的大意。课堂上,我请学生自读课文,读完后想想:这首叙事诗中写到了哪些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这是在初读的基础上去感知课文内容。而后,在集体交流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用规范而简洁的语言串讲课堂板书,就是课文的大致内容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关注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但并不苛求回答的完整。因为这里只是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表达对课文内容浅显的了解。在了解课文大意之后,教师通过引述板书,理清了课文内容的脉络结构,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也为接下来的把诗歌改写成叙事文做好了准备。

 

(二)以读为主,层层深入,训练语言。

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为主。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引导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反复读文,让他们每读一次都能有所收获,培养其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圈画的学习习惯,促进思维的发展。

本课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读文的:一读时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读通课文,以达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常规要求,并通过交流两个问题,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二读时,分读课文第2、3、4、5小节,通过带着不同目的的多种形式的读,说说大乔欺负小苗,同学找班长评理,班长如何裁决的具体内容。三读时,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体味班长的“苦恼”,从而感悟诗歌蕴涵的道理。

整个阅读教学,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感悟中心,使文道得以有机统一。

 

(三)借助课文,展开想象,改写诗歌。

这是一篇叙事诗,内容浅显明白,语言通俗易懂。教师无须过多讲解,学生自己就能读懂。因此,教师可以把这篇课文作为语言训练的载体,借助故事内容,进行诗歌改写,指导学生把这件事情写完整、写清楚、写具体。

初读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能够整体感知故事的大致内容,并能完整而简要地说一说。随着学生的交流,教师逐一完成板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弄明白故事整个结构的同时,也了解到可以分起因、经过、结果把一件事情写完整。

在深入读懂诗歌的第2、3、4、5节的同时,学生通过抓住一连串动词,按语言提示,展开想象等不同方法进行语言训练,从而学习把整件事的起因说清楚,把事情的经过说具体,把结果说完整。

总之,通过把叙事诗改写成叙事作文的学习,学生将懂得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完整、写具体,就必须要有起因、经过和结果。借助这样的语言实践,教师不仅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思维训练,还将思想教育融入了写作之中。

 

教学反思

1、让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由于《班长的苦恼》这一课是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因此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比较注意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时间独立思考和学习。比如,在初读课文时,就让学生借助两个问题:“这首叙事诗中写到了哪些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去尝试感知课文内容,从而能够简要地说说课文大意,理清课文的脉络结构。

 

2、 让学生成为成功的写作者。

把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是一个重要的语言训练,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学生必将有一个从不会到有点会,再到大部分会的学习过程。因此,我的教学是从扶到放,利用课文语言,抓住关键句子,在实践中进行说话训练。这里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抓住一连串表示动作的词语进行说话;有按填空提示展开想象说话;也有先说一句话,再连成一段话的说话训练。起先的扶持,是为了而后的独立。最后,不少学生自然而然地将这些说话训练的内容连贯起来,抓住起因、经过和结果把这件事情说完整、说清楚、说连贯。当他们把所说的内容用通顺、规范的书面语言写下来,这就是一篇叙事作文。这一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写作者。

 

 

 

 

 

训练材料

一、比较组词。

恼(        )       裁(        )       憋(        )       交(        )      

脑(        )       载(        )       弊(        )       跤(        )      

二、改写诗歌。

  请你以《班长的苦恼》为题,分起因、经过和结果,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注意要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写具体。


小学语文课件分类 小学语文教案分类 小学语文试题分类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
版权所有:新课标第一网 CopyRight 2005-2008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站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