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logo
  主页 | 小学语文 | 小学数学 | 小学英语 | 小学其它 | 初中语文 | 初中数学 | 初中英语 | 初中物理 | 初中化学 | 初中政治 | 初中历史 | 教案 | 初中地理 | 初中生物 | 高中语文 | 高中数学 | 高中英语 | 高中物理 | 高中化学 | 高中政治 | 高中历史 | 高中地理
相关分类
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下册端午节的由来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西门豹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主页>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正文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案


文章来源:教院附小 韩敏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9-09-29 13:41 点击次数:字体: [ ]

    关键词: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案,,
    内容简介:

第三单元共5课文:4篇精读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走”完长征的婴儿》、《狼牙山五壮士》、《带刺的朋友》,一篇自读课文《古文二则》。本单元课文主要围绕“了解中国革命的光荣历程”和“秋天的故事”这两个主题展开。单元训练重点为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根据单元主题我们可将前三篇课文进行整合教学。通过“预习单”让学生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走”完长征的婴儿》、《狼牙山五壮士》这三篇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附学习单),其中《狼牙山五壮士》故事情节强,教学时不作讲解,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考查学生对主要内容的复述。三篇课文学习后,教师可对三篇课文在写作上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其目的在于改变以往教学时仅仅将教学目标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使学生适时地从低中年段的内容理解过渡到对文本语言特色,写作角度,包括篇章结构等方面的了解上,通过梳理,归类,帮助学生关注到同样内容的文章可通过不同的叙事角度加以呈现,最终改变阅读课与写作两厢分离的局面,为读写更好结合奠定基础。

《带刺的朋友》和《古文二则》这两篇课文,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作了适当地调整。由于首次涉足古文,缺乏古文学习的方法,一开始就让学生自读显然不太合适,所以《古文二则》在教学时可采用一篇指导,一篇自读的方法,在学生了解古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后,尝试在运用中掌握此类文章学习的方法,使日后的自学成为可能。《带刺的朋友》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可适当设计一些练习与综合训练中的内容进行整合后,成为本单元目标检测的阅读文本,并在反馈中,根据学生实际就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式讲解。

学习单说明:

1.       学习单中的第一、二大题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对多音字、易错字的正音,最终达到正确朗读课文的目的。

2.       第三题重点在于词语的理解,其间包含了四种解词的方法。

3.       第四、五题关注课文的内容,为课文教学的有效切入作适当的铺垫,其中第五题的第一部分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为方法的总结打下伏笔。

4.       第六部分是一个长期作业的布置,也为采访稿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素材。

5.       整个设计试图体现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性及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手术台就是阵地》

课文讲述的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工作了三天三夜的动人事迹。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1.       积累本课新词。在语言环境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等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运用;了解反问句加强语气的作用。

2.       默读、朗读课文,借助表格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3.       通过环境变化和白求恩表现的对比,体会白求恩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语言训练重点:

1.       在语言环境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等不同意思,

2.       了解反问句加强语气的作用。

3.       借助表格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庙周围的情况

白求恩大夫的表现

几发炮弹落在庙门前的空地上。黑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白求恩大夫十分镇静地站在手术台旁,给伤员做手术。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盘旋,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白求恩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不能离开。他继续为伤员做手术。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白求恩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

4.       积累《纪念白求恩》片断

纪念白求恩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摘自《毛泽东语录》(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课内落实

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背景

1.       “手术台就是阵地”在文中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2.       人物的简介。

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织的医疗队于1938年三、四月间到达延安。白求恩医术精湛,工作极其认真,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病逝。毛主席曾写《纪念白求恩》一文。

 

二、预习反馈,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       战争打响后,当时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白求恩大夫又是如何表现的?(交流预习时划出的句子)

2.       出示表格,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概括白求恩大夫的表现。评价中需注意方法的指导。

小庙周围的情况

白求恩大夫的表现

几发炮弹落在庙门前的空地上。黑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白求恩大夫十分镇静地站在手术台旁,给伤员做手术。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盘旋,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白求恩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不能离开。他继续为伤员做手术。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白求恩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

3.       以“当时情况如何,白求恩大夫如何表现”连起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注意:语句的连贯、通顺。(教师可给予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三、深入学习课文,感受人物品质

1.       深入学习描写环境的句子。默读,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1) 炮弹数量增加

持续时间延长

爆炸范围扩大

爆炸距离缩短 

(形势越来越紧张,情况越来越危急??小庙面临危险,白求恩大夫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2)读出语气

2.       深入学习描写白求恩表现的句子。默读,思考:你又发现了什么。

(1) 神情自若:镇静

医术精湛:敏捷、扔

态度坚决: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是战士……不是客人……,继续

手法熟练:争分夺秒,一个又一个

(临危不惧,继续抢救病人??一个特殊的战场,白求恩大夫用其生命,镇守着他的阵地??手术台,挽救着一个又一个的生命)

(2)在品句中,随机解决以下知识点。

辨析:陆续、连续、继续

反问句:战士们没有离开阵地,我怎么能离开手术台呢?

(3)指导读句

3.       再读表格,比较感受人物的精神(崇高医德、国际主义精神)

4.       小结:课文通过环境变化和当时人物表现的交叉描写体现人物的品质。

 

四、补充资料,加深理解

1.       诵读《纪念白求恩》片断??理解“国际主义”的含义

2.       试着背一背

 

课后练习

1.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陆续   继续   连续

(1)战斗在激烈地进行着,我军的伤员(      )从火线上抬下来。

(2)白求按大夫低下头,(      )给伤员做手术。

(3)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      )工作了69个小时。

2.       完成表格

小庙周围的情况

白求恩大夫的表现

几发炮弹落在庙门前的空地上。黑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白求恩大夫十分镇静地站在手术台旁,给伤员做手术。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盘旋,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3.       小练笔:概括地介绍一下你知道的白求恩大夫。

 

《“走”完长征的婴儿》

这是一篇采访稿,采访的对象是贺龙元帅的女儿女将军贺捷生。文中贺捷生回忆了长征过程中,自己从出生到“走”完长征路的四件事,反映了长征途中艰难困苦以及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革命信念。

教学目标:

1.       积累并理解“襁褓”“围剿”“围追堵截”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根据提示概括课文长征途中的四件事,并复述其中的内容,体会长征的艰险。

3.       了解采访稿这类文体的表述方式。

4.       初步了解长征,理解“走”“精神财富”在文中的含义,感受给予后人的精神滋养。

语言训练重点:

1.       积累“奄奄一息、依依不舍、勃勃生机、蠢蠢欲动、洋洋得意”等特殊结构的词语。

2.       理解“襁褓”“围剿”“围追堵截”“颠落”等词语的意思。

3.       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连……也……”造句。

4.       能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简要介绍长征。

5.       能根据提示概括课文长征途中的四件事,并复述主要内容,

6.       理解“走”“精神财富”在文中的含义,知道引号在这里的作用。

课内落实

一、揭示课题,初步了解长征和贺捷生

1.       通过罗列文本信息,了解长征:

(1) 长征开始的时间是??1935年11月19日

长征的原因??摆脱“围剿”、保存实力、北上抗日

开始的地方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最终要到达??陕北

历时两年多,全长二万五千里

(2)(预习反馈)随机理解:围剿(包围消灭);围追堵截

(3)根据上述信息,稍作整理,用一段话来介绍一下长征。

2.       了解“贺捷生”及名字的由来;检查“襁褓”等词的读音

3.       质疑:走为什么加上引号?留疑:其真正的含义又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简要概括长征途中的四件事。

1.       预习反馈:课文写了贺捷生奶奶回忆了长征途中的几件事。

(1)分段朗读课文的相应段落。

(2)正音:一步不落、着落、奄奄一息、衣杉褴褛。

2.       默读课文,根据提示归纳4件事情。

(1)“我”刚出生18天,                

(2)有一次过封锁线,为了不暴露部队,                        

(3)突围时,父亲把“我”丢了,                            

(4)过草地时,“我”奄奄一息,                             

3.       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加上一个开头,你来做贺捷生把这四件事连起来简要地告诉记者。

在长征时我遇到了许多无法想象的困难:刚出生18天,          ;过封锁线时,为了不暴露部队,又被妈妈捂住头,险些丢了命;突围时,                    ;过草地时,                              

 

三、仔细观察课文在写法上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因为记者引用了贺捷生自己的叙述所以得加引号,每节开头都用前引号,直到贺捷生叙述完毕之后才加后引号)

 

四、体会“走”得含义,理解“精神财富”。

 

课后练习

1.       照样子写词语。

例:奄奄一息

(    )不舍     (    )生机    (    )欲动    (    )得意

                                                                 

2.       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过草地时,我已经病饿交加,奄奄一息,连哭的力气也没有了,眼看就要断气,大人已经在考虑如何埋葬我。

                                                                   

3.       默读课文。根据下面的提示,简要说说贺捷生奶奶回忆了长征途中的哪几件事。

(1)“我”刚出生18天,                

(2)有一次过封锁线,为了不暴露部队,                        

(3)突围时,父亲把“我”丢了,                            

(4)过草地时,“我”奄奄一息,                             

4.       贺捷生奶奶的“长征”经历,充满了传奇,更充满了艰辛。选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给大家作介绍,注意人称的变化。(选做)

 

《狼牙山五壮士》

    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本课教学采用故事的形式,教师可在故事比赛评价上作一些文章。

评价表:

评价内容

具 体 要 求

满分值

自评

互评

总分

正确

能按照“接受任务→痛歼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的顺序,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说清楚。

50

 

 

 

具体

能将人物的关键语言,动作、包括神情讲述清楚。

40

 

 

生动

语言连贯,声音响亮,富有表现力。

10

 

 

附加分:有创意

能创造性地展开合理的想象,或对结构进行合理的改编。

20

 

 

课后练习:

1.       把词语补充完整,并照样子写几个。

(    )钉(    )铁    (    )身(    )骨  (    )天(    )地 

2.       把句子补充完整。

(1)顿时,石头         ,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2)班长马宝玉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向悬崖,                 ,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3)冲锋号吹响了,战士们跳出战壕,                 ,扑向敌人的阵地。

3.       照样子,写出课文第二、三、五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节):1941年秋,日寇进犯狼牙山,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2节):                                                       

第三部分(第3节):                                                       

第四部分(第4~5节):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第7~9节):                                                          

 

 

《古文二则》

《菊》从香味、形状、颜色和种类、性格等方面介绍了菊花。《莲》先介绍它别名荷花,再写了莲生长的时节。然后写了莲的叶、茎、子。文章短小精悍,却内容丰富。

教学目标:

1.       借助注释,将两则古文《菊》、《莲》翻译成现代文。

2.       背诵课文。

语言训练重点:

1.       借助注释,理解“溢、其、或、惟、亦、曰、者、钱、其他、皆”的意思

2.       将两则古文《菊》、《莲》翻译成现代文。

3.       背诵课文。

课内落实

一、揭示课题,了解今天所学科文与以往的不同。??古文

二、以《菊》为例,指导方法。

1.       正确朗读,特别是正确地停顿。

2.       圈出不理解的字,通过课后注释,或字典理解意思。并把相关解释写在字的上方。(“溢、其、或、惟”)

3.       对照注释,逐句翻译。

4.       想一想,文章是从几方面来写的,试着背诵。(香、形、色、性)

三、按照四步法,自学《莲》。

四、交流、评议

五、背诵全文

课后练习

1.       借助注释,将古文《莲》翻译成现代文。

2.       背诵课文。

 

语言实践活动:举行《英雄的赞歌故事会,并将活动写成通讯稿。

通讯稿要求:写的时候注意,交代清楚活动的时间、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参加的同学们有什么感受等。(教师可提供一些例文)


小学语文课件分类 小学语文教案分类 小学语文试题分类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
版权所有:新课标第一网 CopyRight 2005-2008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站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