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再阅读中自主识字,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母亲的用心良苦,体会母亲执着的爱,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母亲平静的语气以及对孩子的信任与鼓励。
3、能按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起因、经过、结果,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弹弓图,这是什么?(弹:正音)
2、知道怎么玩吗?(把石子儿放在皮套里,瞄准目标射出去。)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关于打弹弓的故事。
出示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
1、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故事中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2、加上时间地点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双目失明的孩子怎么打弹弓?母亲又是怎样递的?轻声读课文用“ ”划出怎样打的,用“ ”划出怎样递的。
三、初步感受母亲对孩子的爱
1、交流失明孩子打弹弓的句子
来,我们开火车交流一下失明孩子是怎样打弹弓的句子,注意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读句子。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移一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2)串读
夏天的一个傍晚,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一个小男孩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只有七八米远啊,可是他却打得那么糟糕,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打弹弓打得这么差的孩子。但他??(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是呀,每一弹都是那么(个别读)??(认真),都是(个别读)??(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即便如此,他一弹也没有打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过了很久,他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他仍然没有停下来。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移一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这一弹没有打中,他??(向一边移一点),又一弹,没中,再??(移一点),仍然没有打中,再??(慢慢移回来)。虽然没有一次打中目标,可是他始终没有停下来。
(3)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啊?
(预设:弹弓打得很差,总是打偏;很认真,虽然看不见,但每打一弹都是那么努力;聪明,知道摸索规律,而且越打越好;有毅力,虽然很累,放慢速度了,但没有停止打弹弓……)
2、交流母亲是怎样递的句子
过渡:在孩子打弹弓的整个过程中,母亲在干什么?怎么递?你找到的句子是???
(1)交流并出示句子:
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2)再读这两句话,找找关键词语,特别是人物的动作和神态,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动作:捡 递
①现在你就是文中的这位母亲,请你弯下腰,捡起石子,递出去,孩子打不中;再弯,捡,递,还是打不中。继续捡,继续递。就这样反复地捡着,递着。做着,做着,你有什么感受?
②刚才你们递了不到半分钟的时间,而母亲递了多久?
③岂止?这只是作者看到的这一段时间。也许在作者来到这块空地之前,母亲已经在这里捡着,递着。做着,做着,母亲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因为???(提示:是母亲累了吗?不是,是孩子累了,慢了下来。)
④这么久的时间,无论孩子打得是好是坏,是快是慢,那位母亲始终在捡着,递着。谁来读,读出母亲的这份耐心,这份从容。
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
?神态:安详地微笑
①师;孩子看得见这微笑吗?那母亲为什么一直安详地微笑着?(孩子感受得到,母亲是真心爱自己的孩子)
②母亲就是乐意这么陪着孩子,愿意陪着他做任何事。让我们来读读这两句话,注意读好母亲的神情。
指名读 齐读
(3)是啊,母亲对孩子的爱就是会这样不由自主地流露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笑容中,甚至每一个眼神中。怪不得第二节中写道“我”从那妇女的眼神中一眼就可以知道她就是??(那孩子的母亲)。
3、夜色中弥漫着一份浓浓的爱。能用上这些关键词语简要地说说事情的起因吗?老师给你们一个开头
出示:夏天的一个傍晚,我出去散步。在一块空地上,我看见,( )。
(预设:我看见一个小男孩在打弹弓。他的母亲坐在旁边安详地微笑着,捡起石子儿递给他。)
点评:注意语言简洁,抓住母亲的动作神态来说。
这位同学在复述的时候,抓住了母亲的动作神态,而且语言概括简练,我们要向他学习。
四、深入研读,感悟这份“看不见的爱”
1、母亲对孩子的爱我们大家都感受到了,隐含在递石子儿这一普通举动下的还有一份更深层的爱,需要我们细细品味。课文第4??12小节写了“我”和母亲的对话,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理解体会相关句子
?“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当作者提出要教孩子打弹弓时,母亲笑着说---(媒体:谢谢,不用!他看不
见。)
①为什么要拒绝呢,(提示:难道仅仅是因为他是个失明的孩子?)
(母亲不要孩子依赖别人,让他自己自己面对困难,面对现实……)
②所以她微笑着拒绝道??(学生读)
谁能好这句句子。开火车读
评价:
很委婉,却不够坚决;对,他可以自己面对;是的,他自己可以做到……
③引读:在母亲的心里,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没什么两样,所以她平静地向我解释(个别)-----(谢谢,不用,他看不见)。为了照顾孩子的自尊心,她轻轻地对我说(个别)??(谢谢,不用,他看不见)。发现没有母亲在解释孩子看不见时,她是先??(顿了一下),再??(望着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是啊,这是多么残忍的话啊,可是母亲没有逃避,也要孩子面对现实,哪怕再不忍心,母亲依然坚定地说(齐)??(谢谢,不用,他看不见)。
④这孩子竟然双目失明,我??(怔住了)
出示填空题:
看到( ),听到( ),我怔住了,因为( )。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提示:
看看第八、十小节,这里有许多省略号省略了作者许多话,他想说的是什么?(他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啊!为什么要让眼睛看不见的孩子打弹弓呢?他是一个眼睛看不见的孩子,怎么可能打中玻璃瓶呢?)是呀,作者怔住了是因为??(指名说)
预设:
看到孩子不停地打弹弓,听到母亲说孩子看不见,我怔住了,因为我不明白
为什么母亲要让一个盲孩子打弹弓。
看到孩子这么认真地打弹弓,听到母亲说孩子看不见,我怔住了,因为一个
盲孩子打弹弓,怎么可能打中目标呢?……
过渡:连一个外人都不忍心说出口的话。母亲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呢?她
是怎么回答的,你读懂母亲的意思了吗?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
①提示:别的孩子是指?言下之意是别的孩子能打弹弓,我的孩子……别的孩子能玩,我的孩子……别的孩子能做的事,我的孩子……
②师:原来母亲不是铁石心肠,她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跟别人一样有着健康快乐的生活。这是母亲的心声啊!你能读出这份心声吗?
(点评:读出了母亲的心声;母亲的话外之音;母亲意味深长的话……)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①提示:
母亲想要告诉孩子什么?
总会打中是什么意思?(坚持不懈,不放弃,不要害怕失败……)
母亲是不是一定要孩子打中呢?再读读后半句,你体会到什么?
(是的,你读懂了,看来打不打中并不重要,关键是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去尝试。)
②想想,母亲会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啊?
③引读:当孩子听到别人的嘲笑,自卑时,母亲说……(指名读)
(提示:这是直接对孩子说的,“他”应该改成“你”。)
当孩子一直没有打中目标,泄气时,母亲说……(指名读)
当孩子打累了,想要放弃时,母亲说……(齐读)
④母亲说这句话时语气是那样平静??会读吗?指名读
(点评:你们都读出了母亲的心声;在这淡淡的话语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份不同寻常的爱;在这平静的话语中,寄托了母亲对孩子的期望。)
⑤作者也明白了母亲的用意,这次他??(沉默了)。
出示填空:
听到( ),知道( ),我沉默了,因为( )。
预设:
听到母亲说别的孩子都这么玩,总会打中的,关键是做了没有,知道母亲想告诉孩子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两样,只要坚持不懈总能打中的,关键是有没有去尝试,我沉默了,因为我明白了母亲递石子儿给失明的孩子打弹弓的目的。
听到母亲说别的孩子都这么玩,总会打中的,关键是做了没有,知道母亲想告诉孩子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两样,只要坚持不懈总能打中的,关键是有没有去尝试,我沉默了,因为我明白了母亲的这份爱是不同寻常的。
……
3、故事发展到这,作者终于体会到这位母亲的良苦用心,体会到一份不同寻常的母爱。你能借助这两个句式来说说事情的经过吗?
点评:同学们的表达相当连贯,而且注意到了复述时,不能直接引用人物的语言。
4、此时此刻,你们说母亲递的仅仅是一颗颗石子儿吗?(关爱、希望、鼓励、尊严、勇气、毅力、信心……)
五、情感升华
1、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孩子不
断地打,母亲不停地递。夜幕下,只听得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
??(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终于在作者即将离去
之时,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听到这碎裂声,我心情?学生回答后个别朗读句子。
预设:
听到这碎裂声,我心情激动,因为母亲的支持,鼓励终于有了回报。
听到这碎裂声,我心情激动,因为母亲这份不同寻常的爱让失明的孩子获得
了成功。
……
2、作者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了家里,看到他的妻儿,迫不及待地向他们讲述自己刚才看到的那对母子。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怎样说呢?
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简要复述。就是按照课文的顺序,抓住主要的内容来复述。要注意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边说边出示刚才的句式。)
(1)学生准备
(2)交流
评价:简要复述时,语言要概括,去掉描写的语言。你再来试试。
在简要复述时,不能直接引用人物的语言,听老师说……,你能说吗?
预设:今天傍晚,在一片空地上有一对母子。母亲坐在草地上,安详地微笑着捡石子儿递给孩子打弹弓。看到孩子打得很糟糕,听到母亲说孩子看不见,我怔住了,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让失明孩子打弹弓。听到母亲解释让孩子打弹弓是因为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而且母亲说总会打中的,关键是孩子做了没有,知道了母亲的用意,我沉默了,因为母亲的这份爱真是太不同寻常了。就这样,男孩一直在打,母亲也一直在递。当我转身离开的时候,听到身后传来瓶子破裂声。
3、隐含在母亲递石子的举动之下的是一份那样深沉,那样博大的母爱。夜幕中的这份看不见的爱,已深深印入我们的脑海,挥之不去,令人回味。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课题??(22、看不见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