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和一首词。
2.指导学生理解两首古诗和一首词的意思。
3.指导学生想象诗词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词的意境。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的意境。
2.指导学生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牧童》《舟过安仁》)
一、复习《所见》,范读导入
教师:有一首题目为《所见》的古诗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
1.全体同学齐背《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过渡:听同学们背《所见》这首诗,仿佛看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骑在牛背上的情景,现在,我也给大家读一首题目就叫《牧童》的诗,看看诗中描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牧童。
2.配乐范读。
3.交流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引导学生用一些词来描述,如:悠闲、舒适、自在、自得其乐等。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同桌读古诗,互相正音。(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指名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学生反馈质疑。(教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铺:铺开。
饱饭:吃饱了饭。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三、品读古诗,体会情感
1.回忆以前学习古诗时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意的。(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看插图理解,自己也边读边想:读着诗歌在你头脑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2.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致意思。
3.想象画面。
经过自己反复地读诗,你的头脑中呈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卷?(学生说的意思对即可,不必强求完整,教师还可适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
如:茫茫原野,一眼望去,尽是长势茂盛的青草。晚风中,牧童吹奏的笛声悠扬悦耳。黄昏时分,吃过晚饭,连蓑衣也不脱,就悠闲自在地躺在月光下欣赏月夜的美景。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这首诗,使我们体会到田园生活的乐趣。我想,大家一定会记住这个牧童,记住他在风中吹奏的曲子。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去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带着你们自己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
体会到什么,与小组同学交流。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指名说。
教师总结出示: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总结学法
归纳出示:
(1)正确读古诗,理解诗句中字、词的意思;
(2)想象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六、按照上面方法自学第二首古诗
1.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教师从旁了解指导学习情况。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汇报所学的情况。
(1)读古诗,正音。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全班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2)说说你们这一组对这首诗的理解,其他小组可补充,也可说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教师适时引导,并归纳总结: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却撑开了一把伞。为什么这样做呢?原来他们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怪不得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
(3)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感受,有感情地朗诵。
(4)你觉得这两个小孩儿怎么样?从诗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觉得这两个孩子既顽皮,又很聪明、可爱,我体会到了作者对这两个小孩儿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七、课后作业
能有感情地背诵诗歌,并默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