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和表达的效果,能将这两种句式相互转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⑵能以阅读日记的形式交流在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后的收获,学习作者如何细致观察、如何细致描写和如何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和表达的效果,能将这两种句式相互转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⑵能以阅读日记的形式交流在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后的收获,学习作者如何细致观察、如何细致描写和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⑶挑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在小组内介绍清楚这种动物的外貌体态、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⑷阅读《螳螂的启示》,认识连续观察日记,知道这种日记在写法上的特点。
⑸通过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连续观察,学写连续观察日记。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说一说、读一读、练一练、写一写中扎实自己的语言基本功,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浓厚兴趣。
⑵进一步培养学生关爱动物,抬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和表达的效果,能将这两种句式相互转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2.难点:通过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连续观察,学写连续观察日记。
3.关键: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温故知新”中的“句子”、“拓展与交流”部分。
教学目标
1.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和表达的效果,能将这两种句式相互转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2.能以阅读日记的形式交流在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后的收获,学习作者如何细致观察、如何细致描写和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和表达的效果,能将这两种句式相互转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2.难点:通过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连续观察,学写连续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句子训练
1.通过第一组句子,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表达特点。
说它贪玩儿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说它贪玩儿吧,的确是啊,要不不会一天一夜不回家。
⑴轻声读句子,两个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意思完全相同)
⑵再默读句子,想想两个句子还有什么不同之处。根据学生的发现,教师适时总结:
①标点不同:一个用问号,一个用句号。
②部分词语不同。
③朗读时的语气不同。
④表达的效果不同,反问句所表达的感情要更强烈一些。
⑶教师小结:第一句叫反问句,第二句是把第一句变换一种说法改成了陈述句。两个句子的意思完全相同,但反问句表达的情感更强烈一些,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我们在习作中也可以尝试着写一写。
2.通过第二组句子,尝试改写。
我们怎能忘记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
同学之间不能因为一点小事闹不团结。
⑴审清题目。提示:我们在改写时要注意什么?
(①不能改变原句意思;②标点使用要正确;③不丢字,不写错别字。)
⑵学生改写,教师巡视。
⑶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点拨纠正。特别注意反问句中可用“怎么”“怎么能”“难道”等。)
二、拓展与交流
1.指名朗读导语。
2.默读丫丫的阅读日记,边读边想:丫丫的这则日记中都记录了哪些内容?
3.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
⑴读了什么?(自己感兴趣、印象深的一篇课文,某个段落,或几篇课文进行对比阅读都可以。)
⑵读后产生了哪些问题?
⑶思考后寻找到的答案是什么?即深入阅读后,揣摩到的写作手法。
4.想想丫丫这样做日记,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有什么好处吗?
⑴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做及时记录,可以为今后复习提供材料。
⑵能将文中作者的写作方法更细致的揣摩,便于自己积累、掌握各种写作手法,今后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⑶培养自己质疑问难的好习惯,并通过自己反复品读和思考寻求答案。
⑷坚持进行练笔,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5.想想你在学习本单元后,哪些阅读的内容让你最有收获或最感兴趣,不妨也照着丫丫的样子,写一则阅读日记吧。
6.学生当堂写作,教师巡视。
7.指名朗读日记,师生共同评价,共同修改。
三、课堂小结
希望大家能将阅读日记坚持写下去,一个学期后,我们做一次班级阅读日记展览交流会,那时大家一定会写得很多,写得更好!
四、布置作业
1.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⑴时间如此宝贵,我们要珍惜它。
⑵我们每个人都会想念自己的故乡。
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⑴妈妈批评得对,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⑵花儿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怎能容它们藏身呢?
⑶难道还要我再说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