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花了一节课的时间上完了《顶碗少年》这篇略读课文。以前我总不敢放手,只用一节课上完一篇课文,哪怕是略读课文,因为从各个教参里告诉我们要教会学生的内容太多了,总是难以取舍。不过今天的课却引起了我的思考。何谓略读课文教学?不就是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吗?今天的这节课让我看到曙光了。
课堂过程片段:
师:这是一场怎样的表演?你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懂的?
生:这是一场精彩的表演……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
(学生回答文中的句子都在老师的预设中)
生:这是一场紧张的表演。我是从这里读懂的:“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的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
师:(这个句子不在备课中,而且老师临时发现句中的三个“又”字,认为值得品读)能谈谈你是如何体会的吗?
生:我从“屏住气”“目不转睛”体会到现场的气氛很紧张。
师:这些句子仅仅是从观众的角度写出紧张的气氛吗?
生:(若有所思)
师:再读读句子,看能不能发现这句子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品读,一会儿有好几只手举了起来)
生:这句话里作者连用了三个“又”字,因为顶碗少年之前也是这样“叠”“转”而碗也是“摇晃”最后导致表演失败的。现在他又在重复之前的动作,危险的情况又一次出现了,读到这里我的心也被提到嗓子眼上了,可以说,每读一个“又”字,我的心都会紧张了一点。
师:(肯定该生用心品读的方法)看似轻描淡写的三个“又”字,却能让我们读出了紧张的现场气氛,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也是我们细读精品的收获。
这样一段不在我预设当中的课堂生成插曲,正是让课堂鲜活的亮点。学生感受耕耘收获喜悦的同时,老师更是欣喜地体验了一次真实地与文本交流的过程。过往备课,我过于依赖教参,好象总被它牵住了鼻子,其实,课堂上既要为学生手脚松绑,我们老师是否也要为自己松绑手脚呢?坚持文本细读,我相信我们会找到更多的授课灵感,而且这些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它是弥足珍贵的。课堂上不要过于追求完成教学内容的多少,而是注重能否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量是因质而决定的。这节课我没有把自己所备的内容一一完成,但我走出教室的一刻,我的心是踏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