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企石镇中心小学 作者:罗春兰 通讯员:黄炳光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力图让学生在充分的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实践中,解读古文的意思,感受古文的意蕴,品味古文的特质。并且使语文课堂更加原生态,真正做到立足工具,弘扬人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目标: 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两小儿辩日》,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读出古文的韵味,理解孔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两小儿勤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
教具准备:
课件 搜集孔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品读名句,导入新课。
1、引导:“三人行,必的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们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孔子)
2、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
3、老师出示课件孔子的头像,并简介孔子。
孔子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博学的人)然而,有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竟难倒了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请大家跟老师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把课文试读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字,请画出来,同桌交流。
2、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注意句子的停顿。(课件出示全文,在需要停顿的地方打上“/”。学生在书上做好标记,练读,反复读,并读给同桌听。既要读好停顿,又要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3、选择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一句或一段读给大家听,老师随机指导朗读。
4、听老师范读。(生边听边领悟读法,注意每句话的停顿、轻重、语速、语气。)
5、全班放声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义。
1、结合插图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看课后注释,把课文读懂,知道课文讲了几个人,讲了他们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生回答,师板书:一儿、孔子、一儿、日初出、日中。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记下来,等会儿在全班交流。
(教师先列举一句作示范,让生明白怎样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3、组织交流。先由小组长交流本线不懂的问题,再抽几位学生说说整篇文章的大意。
4、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带着这四个问题再读课文,并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1)释带点的字,并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a.问其故。
b.及其日中如探汤。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孰为汝多知?
(2)课文讲的是两个小孩在争辩()问题。
a.太阳离人的远近问题。
b.太阳在不同时候的大小问题。
c.太阳的不同时候的冷热问题。
(3)对这一问题,两个小儿的看法截然想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画出来。
(4)小儿的理由各是什么?分别用( )和( )画出课文中相关语句。
5、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并注意重点语句的朗读指导。
6、分组齐读3、4小节。
7、他们争执不下,就去问谁?孔子给他们怎样判决的?(不能决也)(生回答,师板书。)
四、研读课文,感悟寓意。
1、两小儿争辩的问题究竟怎样解答?能难倒古代的圣人孔子,而难不倒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孩子们,你们愿意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帮他们解答吗?
2、学生汇报自己查找的资料和对问题的解答。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和讨论,你们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
(学无止境,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5 分旁白、孔子、一儿 、另一儿四个角色,四人小组合作练习创造性表演,教师巡视指导。
五 交流学法,培养能力。
1 我们是采用什么方法学习这篇文言文的?
2 课件出示:反反复复读课文,联系注释讲文意,讨论交流明道理。
3 小结。我们可用这样的方法阅读自己喜欢的文言文,这里老师给你们推荐几篇文言成语小故事。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
六 拓展延伸,张扬个性。
同学们,我们通过读看找议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老师下面准备了几分快餐,欢迎你们自行选择。
1排练课本剧《新编两小儿辩日》:一位现代少年穿越时空隧道,来到遥远的古代,巧遇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请少年裁决……
2 给两小儿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问题的答案以及当今科技发展的现状……
3 手机与太阳有关的资料,举办“你对太阳知多少“的探究活动。
4 写读后感:读《两小儿辩日》后所想到的。
板书设计:
日初出 日中
一儿:近(大) 远(小)
两小儿辩日 孔子 不能决也 ?
一儿:远(凉) 近(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