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第二课时
企石镇星光小学 作者:黎颖芳 通讯员:黄月欢
教学目标
1、学习李大钊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和忠于革命的高贵品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首尾呼应的写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李大钊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和忠于革命的高贵品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首尾呼应的写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快乐、幸福伴随着我们的每一天,你看(电脑投影),操场上,走廊上,教室里都有我们快乐的影子。可是,你们是否想过,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离不开无数革命烈士的奋斗与奉献,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可以从以前学过的文章感受到,如毛泽东写的《长征》,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终于取得了胜利;老红军为了照顾三个掉队小红军,自己却饿死在苍茫草原的《金色的鱼钩》;为掩护群众而英勇就义的《狼牙山五壮士》。还有,我们昨天刚认识的一位革命烈士??李大钊。(板书:李大钊)
2、今天,我们再来深入学习课文,感受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革命者?他的高尚品格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两个问题,老师昨天布置大家回去预习,大家预习好了吗?
3、老师来检查一下,看谁理解课文更深刻。
我从 语句描写中,看到了一位 的革命者。(板书)
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表现他高尚品格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幸福生活与革命者的经历作对比,知道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问题往往是带领学生进行阅读的有效手段,一个关键的问题,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问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自读自悟时,教师要认真观察,不能走马观花,要起到个别点拨的作用。
二、学习被捕前部分
1、被捕前这部分中你们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板书:被捕前)
2、学生反馈??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工作忙碌的革命者:从“父亲”每天早出晚归,不停地整理书籍和文件,体会到他是一位工作忙碌的革命者。
3、学生反馈??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对革命高度负责的革命者:从“坚决、常、不能、我哪能离开呢?”体会到李大钊坚决不离开工作岗位,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板书:高度负责)
4、“我哪能离开呢?”是什么句?(反问句)谁把它改为陈述句?(学生汇报)课文为什么不直接用陈述句而用反问句?反问句起到什么作用?(反问句起强调作用)教师相机指导:反问句强调父亲坚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把革命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5、你们认为该用什么语气读?(坚决的语气)谁来读句子?谁能读得比他更坚决?全班齐读。
[设计理念]
学生汇报时,对学生认识模糊的,教师要顺学而导,指导学生逐步学会如何抓住关键词语归纳概括的方法。学生如果说漏了,老师要以适当的方式提出。对学生提出的其他句子,老师不要拒绝,仍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理解。在读中品析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三、学习被捕时部分
1、你们从被捕时这部分看到一位怎样的革命者?(板书:被捕时)
2、学生反馈??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沉着镇定、临危不惧的革命者:面对敌人的搜捕,“父亲”表现得“不慌不忙”。(板书:临危不惧)
3、如果把“不慌不忙”去掉行吗?(投影两个句子)一起读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去掉以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4、除了从“不慌不忙”这个词我们感受到李大钊临危不惧的精神外,在被捕时这部分,还有哪些句子体会到李大钊的临危不惧?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体会。
5、你听,敌人来了,他们是怎么进来的?人还没有到,我们却听到一连串的声音,哪是什么声音?请大家把有关声音的词语找出来。(学生汇报)敌人还没进屋就听到“啪啪”的枪声,接着是纷乱的喊叫,粗暴的吼声。敌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虚张声势,为自己壮胆)
6、敌人虚张声势、来势汹汹与父亲的“不慌不忙”形成鲜明对比,所以更能体现出李大钊的临危不惧。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扎实有效地读书,积累好词。通过对比,体会到李大钊作为革命者的镇定从容和临危不惧的精神。要让学生感受对比手法对人物的形象起到烘托的作用。
四、学习法庭上部分
1、过渡:你从法庭上这部分感受到李大钊怎样的革命精神?(板书:法庭上)
2、学生反馈??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坚强不屈的革命者:平常,“父亲”理的是平头,头发非常平整,法庭上的他却是“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他在监狱里受到敌人的重刑;脸上的表情“平静而慈祥”说明他面对敌人的重刑坚强不屈和对亲人的爱。(板书:坚强不屈)一起用敬佩的语气朗读句子。
3、他坚强不屈,“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是因为什么?
学生反馈??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个“伟大的力量”是指什么力量?(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你怎么知道?(从破折号知道)破折号起到什么作用?(解释说明作用)那么,他对于革命的信心是什么?(他坚定地相信革命必胜;他相信未来是光明的;他相信老百姓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4、“父亲”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哭喊而伤痛。相反,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5、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再现李大钊的光辉形象。
[设计理念]
从外貌、表情进行体会,感受李大钊的高尚品格。关于“他对于革命的信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地想,自由地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师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使学生受到爱国思想的熏陶。
五、学习遇害后部分
1、李大钊宁愿为革命牺牲,也不泄露党中央的秘密,李大钊忠于革命(板书),真令人佩服。
2、李大钊被害后(板书),全家人怎样?(悲痛)一起以悲痛的语气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李大钊被害的日子是哪一天?请看课文的开头,也提到4月28日,这种写法是什么?(首尾呼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永远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4、我们平时的写作也可以用上首尾呼应的写法,使人对事情了解得更加清楚,印象更深刻。
[设计理念]
学生从读中感受首尾呼应的表达效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身心去体验、去领悟才是深刻的,记忆才是永恒的,影响才是深远的,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加以巧妙地运用。
六、总结升华
1、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小结。
2、我们现在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是无数的革命英雄用鲜血换来的。清明节很快就要来临了,面对李大钊这样的革命烈士,你会说什么?
[设计理念]
学生小结,既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又能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激活学生的对话欲望,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通过语言运用,懂得感恩,珍惜现在,创造未来,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思想感情。
七、拓展延伸
在为革命胜利的斗争中,还有很多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辈。下课后,同学们可以结合书本65页“课外书屋”的提示,去阅读一两本革命题材的小说。
[设计理念]
让学生超越文本,迁移阅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板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
我从 语句描写中,看到了一位 的革命者。
被捕前 高度负责
被捕时 临危不惧
法庭上 坚强不屈
遇害后 忠于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