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logo
  主页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政治 | 历史 | 地理 | 生物
按教材浏览: 北师大版 部编版 各版通用 沪教版 鲁教版 其他版本 苏教版 未知版本 新课标人教版 语文版
最新资源
2024年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作 学写故事教学
2024年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三首
2024年第23课马说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4年第22课《礼记》二则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4年第21课《庄子》二则教学设计表格式
相关分类
初二语文教案
当前位置:主页>初中语文>初二语文教案>>>11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详细

11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名称 11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类型 教案|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大小 24 KB
格式 doc
年级 初二|八年级
教材 新课标人教版
上传 admin 审核 admin
时间 2017-09-14 14:41
点击
评价 ☆☆☆☆☆
 
《与朱元思书》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本文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本文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根据这种情况,我觉得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有层次的写景方法、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尤为重要。该文是一篇有名的山水游记,千百年来广为人赞。文章中的志趣美是原因之一,这也是教学难点之一。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及背景;
2、准确熟练的朗读课文,了解短文的大意;
1、了解“骈文”文体的有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
2、注意本文中的对偶句,学会将全文翻译成白话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作者动静相生、拟人、比喻、夸张等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加强学生自主的解释、翻译文言字词的能力;
2、理解文体,分析第一层;
3、学习文言文,侧重阅读,要反复读,熟读成诵;
4、在内容探究上,要学生分析作者写景的目的,从而领悟作者要抒发的情感;
5、在写作训练中,要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描写角度和多种修辞方法进行写作,可以采用学生自学、协作讨论、教师启发点拨等方法完成该文的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理解作者通过对富春江优美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2、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词汇;
2、掌握对富春江水绮丽多姿这个特点有层次的写景方法;
3、背诵课文;
4、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涵义。
【教学难点】
1、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和思想;
2、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ttp:// www .xkb1.com
 
多媒体课件。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谈话导入。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中国古代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在浙江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景色特别优美,南朝时有一位文人吴均见到这种美景后,迫不及待的给他的友人朱元思写了一封信,信中除了描绘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外,他还表达了欣赏这种优美景色后与众不同的情感。那么究竟他描写了怎样一幅优美的景色呢?又表达了怎样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感呢?让我们共同来欣赏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吧。
2、简介文体和作者。
    文体:我们学过的文言文的体裁有说、铭,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言体裁——“骈文”。
    骈文,文体名。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又称“四六文”。
    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其文风格清拔而有古气,称为“吴均体”。
    情景创设:“天下西湖三十六,个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又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激发兴趣,快速进入课文。
    吴均(469-520),一作吴筠,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总之,从生平可见,虽想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本文选自《艺文类聚》,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5、写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音,通文意。
(学生结合课文下注释,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相互交流,疏通文意。教师对于疑难问题及时解答,如“东西”“夹岸”“泠泠”等词语的解释)
2、通过诵读,读出语言的神韵。
通过联想,领悟语言的美。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运用多媒体配乐朗诵,在音乐和图片的帮助下,认真体会作者的语言,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翻译。
字词:
风烟俱(都)净(消散),天山共色。
从(顺)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表约数)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
水皆缥碧(青绿色),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急流的水)甚(胜过)箭,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耐寒长绿的树),负(凭借)势竞上(向上),互相轩邈(比高远);
争高直指(向上),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美丽)鸟相鸣,嘤嘤成韵(和谐声音)。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停)。
鸢飞戾(至)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筹划,治理)世务者,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
横柯上蔽,在昼犹(如同)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文言知识。
通假字:
(1)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
(2)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意为鸟婉转地叫,此处指蝉鸣声)
一词多义:
(1)穷
蝉则千转不穷(尽,完) 
欲穷其林(走到尽头)
(2)绝
猿则百叫无绝。(停止)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消失)
天下独绝。(绝妙)
(3)上
      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上面)
X k B 1  . c  o m
(4)无
直视无碍。(动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否定副词,不)
(5)百
一百许里。(数词,十的倍数)
猿则百叫无绝。(约数,及言其多)
词类活用:
(1)任意东西(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2)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3)负势竞上(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4)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或往远处伸展) 
(5)望峰息心(息: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停止) 
(6)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边) 
(7)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散、散净)
(8)皆生寒树(“寒”:形容词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人感到有寒意)
古今异义:
(1)一百许里。许: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2)鸢飞戾天者。戾:至,到达。今常用义为:罪过,乖张
(3)经纶世务者。经纶:筹划,治理。今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如“满腹经纶”。
文言句式:
(1)省略句。
(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主语省略,“从流”前省略主语“我的小船”,译为(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
急湍甚(于)箭。( 甚于箭,比箭还快。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介词“于”字省略了。相当于“比”)
(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省略主语“高山”)
(2)对偶句。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对偶句、比喻句。
急流甚箭,猛浪若奔。
(4)后置定语。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互文。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译文。
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显出相同的颜色。(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船儿向东向西。从富阳到桐庐的一百多里地中,奇异的山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奔腾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4、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奇山异水”;有写景,有叙事,有抒情。
第二段先写“异水”部分,再写“奇山”部分。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精读细品,分析内容,把握主旨
1、指导学生默读文章,思考:你能在文章中找到作者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特点进行概括性描写的句子吗?
(学生讨论,总结: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教师小结:作者在第一段中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为自己对富春江风光的高度概括和由衷的赞叹,并作“文眼”统领全篇,开头第一段从结构上看,是总写,为下文内容的进一步展开埋下了伏笔。由此可见,本文可分为两层。
2、既然“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一句为总写,那么作者是如何具体详细为我们描绘富春江水“奇”“异”的景色特点呢?
(学生讨论,总结:水,分别表现了它的清:“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戏石,直视无碍。”;湍急:“急湍甚箭,猛浪若苯。”山的奇异主要表现在树多、山高、景美三个方面。
作者在第二段中首先采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分别从正面和侧面两个不同的角度突出了“异水”的清澈透明特点,然后采用同样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异水”的湍急奔腾的气势)
教师总结:作者在第二段中首先对水进行描写,分前后两个层次来描写水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丰富了富春江水的特色。这样写能显示作者感情色彩的变化,场面变化和文章节奏的变化。作者用他的妙笔,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
3、在描写了异水之后,作者又是如何抓住山“奇”来描写的呢?
(学生讨论,总结:在写山时文章逐层展开,多角度的分别描写了群山、树木,以及其中的泉水、百鸟、鸣蝉、山猿,特别是突出了它们的声音。作者在这一部分的描写中除了运用多种修辞外,还从视觉、听觉角度来描绘各种景色,有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不仅写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赋予了山以生命活力,使人感受到大自然强烈的生命节奏。作者在描写山中的各种声音时,各种声音仿佛是交织成优美的山林交响曲。山林变成了美好的音乐世界,表面上似乎热闹异常,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最后四句写景,表现日光明暗的林中景致,照应前文“寒树”写出了枝繁叶茂,给人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感觉。
4、要求学生再读本段,思考:我在开始就讲过,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那么大家能否说一说作者通过写景究竟要抒发怎样的情感呢?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句子呢?
(学生讨论,总结:从全文看,作者表现了他对大自然优美景色由衷的赞美,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和“鸢飞戾天者,望蜂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等句子。根据文章注释中对“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和“鸢飞戾天者,望蜂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个句子的翻译来理解,作者是触景生情,自然产生出许多感慨。这些感慨不仅是用幽静安闲和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并且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五、课堂总结: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行船游江的真实感受出发,极力刻画了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山水景色,以鲜明生动的笔墨描绘了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1、哪里语句写“异水”;哪里语句写“奇山”呢?
明确:从“水皆缥碧”到“猛浪若奔”写的是“异水”。从“夹岸高山”到“千百成峰”写的是“奇山”。
 2、“水”细节分析。
(1)作者怎样写“异水”,写了哪几方面?
明确:写水,突出“异”。写水色、水清、水急。
(2)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 
明确:没有,“千丈”是写水深,可是“千丈见底”就是写水清了。
(3)“甚箭”、“若奔”,分别是什么意思?
明确:“甚箭”,是甚于箭,比箭还快速。“若奔”,像奔马一样。
(4)“于”字在这里省了。看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夸张和比喻。
(5)大家看看以上写异水的三个句子,前两句和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一句是间接描写。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最后一句是动态描写。 动静两两结合,直接间接描写两两结合,所以才如此美妙。
写景:风烟俱净,天山一色。
叙事: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抒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视觉:水皆缥碧、游鱼细石、高山寒树、横柯疏条   奇山
听觉:泉水激石、好鸟相鸣、蝉转不穷、猿叫无绝   异水
3、“山”细节分析。
(1)作者怎样写“奇山”?
启发:大家知道山是静态的,生长时也是默默的,可是这里24个字就写出了夹岸高山昂扬的生命力。这种写法叫什么?
明确:化静为动。
(2)是从视觉,还是从听觉来写的? 写了哪几种景物?
明确:听觉;泉水、鸟、蝉、猿,四种。
引导:通过听觉来写的。有的泠泠作响水声,有的嘤嘤成韵鸟鸣声,有的千转不穷蝉叫,有的百叫无绝猿啼。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喧闹、非常嘈杂的景象。对吧?——大家再仔细品一品。这是一种嘈杂的气氛吗?
分析:这里表面上喧闹、嘈杂,实际上,却都是自然界的非常和谐的声音,没有社会上、官场里、商场里,那种人声鼎沸。这种嘈杂,是一种天籁之声,是上天构造大自然,让所有这些动物发出的真实的声响,是非常洁净的声音,它们发出声音,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既不是奉迎拍马之声,也不是争权夺利之声,更不是风啸啸、马悲鸣,刀枪剑戟冲撞的厮杀之声!
师:这里的声音,都是安静的,“洁净”的。所以这是以闹来写静,或者是,以表面的繁杂来写单纯。
(3)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
明确: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赞美之情。
小结:写山,突出“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两岸高山,夹江而立。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由此形成无数的山峰。写树之“寒”反衬山之“奇”,以“竞上”“轩邈”正面烘托山之奇,勾勒出峰峰相接、层峦耸翠的景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清越的泉声、悦耳的鸟声、延宕的蝉声、清厉的猿声,是以声音反衬山林之寂静,以动写静,寓视于听,动静相生。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能理解吗?
点拨:鸢,一种凶猛的鸟。戾,到达的意思。飞得非常高的鸢,比喻为了功名利禄而极力攀高的人,他们看到这山峰后,也平息自己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经纶,就是筹划,治理。筹划世俗事物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这是作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小结:具有高飞冲天雄心的人,看见这样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为世俗之事所缠绕的人,望见这样的山谷也要流连忘返。这一句从侧面着笔,通过衬托的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这可算作是文章的补笔,补写群峰,扣林深叶茂来突出作者喜不自胜、流连忘返的观赏之情。
(5)作者是南朝的著名的文学家,博学多才,对史学有研究。他也曾经做过闲散的朝官。他曾经撰写《齐春秋》,得罪了梁武帝,遭遇了焚书免官的惩处。正因为有这样的遭遇和经历,面对这样的美景,作者自然产生对大自然的留恋、向往之情。可是,这里“望峰息心”、“窥谷忘反”说的不是作者自已,而是那些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那些在官司场乃至商场中人,那些如日中天的人,他们如果见到这样的美景,一定会放弃自我的事业,迷途知返,陶醉在这富春江的美妙之中。大家考虑考虑,这是写人呢,还是写山水呀?
明确:写山水之美
(6)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明确: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主要突出富春江景色的奇异、独绝。文末点题
(7)怎样理解“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作者留下这两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作者乘着船,在刚刚发出那番感慨后,船继续前进,江面上又出现了一种景观:两岸高大繁茂的树木,把整个江面遮蔽了,好像一个大帐篷,船就在这种笼罩中慢慢前进、慢慢游弋,一会又到了江面稍宽的地段,“横柯”变成了“疏条”。短小精悍,诗中有画,这就有名的“吴均体”   
4、语言赏析。
(1)悉心体味,感受作品的志趣美。
提问: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味课文,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2)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明确:本文的语言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
(3)师生共同品味文章写景文字的形象生动。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明确:“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渐渐地溶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阔大,令人神清气爽。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明确:“缥碧”不光写出水的清澈,而且也写出了水的深度,因为“缥”是苍青色,如果不深,水是不会青得发暗的。“千丈”承“缥”,“见底”承“碧”,用词的精当由此可见一斑。
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明确:鱼在水中,非水清则不可见,何况是正在游动、倏忽而过的鱼;石在水中,要看见实属不易,更何况是“细石”。所以“游”“细”二字,表面上看似平淡,但略加品味,即可看出用词的分量,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明确:“箭”,本是名词,作者把它动词化,形容水流之急,显得既形象又简洁;“奔”,本是有生命的动作,作者用来形容无生命的浪,也显得更有生气。
E.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明确:“夹岸”描述高山耸峙于富春江两岸,这样既交待了上文所云的急湍甚箭之因,也写出了山峰壁立之状。“寒树”一方面点出了秋天的季节特征,树叶凋零、一片萧索的景象,另外也暗寓了山的高峻,给人一种高寒的感觉。
F.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明确:不但写出了山峰各依自己的地势而形成的千奇百态之状,而且还赋予它以人的心理:个个争着往上,一个想比一个高远。写出了山的生机、活力,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势别具一格,个性分明。
G.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明确:这几种声响中,有无生命的泉水,也有有生命的蝉、鸟、猿;有昆虫,有飞禽,也有走兽;有的反映出季节的典型特征,如蝉鸣;有的又为山林之间所独有,如泉声,如猿啼。因此可以说这些声音既代表了山水中所有的音响,又反映出山水名区的典型特征。
另外,作者描摹这些音响时,也能分辨出它们之间细微的区别,文笔显得准确、俊美而又简洁。如形容水流声是“泠泠”,鸟鸣声是“嘤嘤”;写蝉鸣、猿啼则是“千转不穷,百叫无绝”,着重描绘其音调多变和连绵不断的音响特征。
三、主题探求:
1、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和人生观?
明确:作者在这封信中生动地描绘了浙江富阳、桐庐一带的富春江上的秀丽景色,表现了他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既否定仕宦生活,又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
2、谈谈你对文章的理解(语言,结构,立意,表达方式,写作手法,修辞等)
蔑视功名利禄,爱慕美好自然纵情山水。骈体文,整散结合。音韵和谐,言简意丰。
四、文章总结: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短文,语言生动优美,巧妙地运用各种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优美的散文写景必然要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是古人常用的手法,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得到一点心得,以便在将来的写作中运用。给学生以写作的鼓励与渴望。
五、课后作业:
1、整理笔记(重点字词的解释、文章主旨);
2、完成补充习题。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略。
 
新课  标 第 一 网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地址列表 197313 帮助
本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不用注册!点击顶部的教材,可以浏览相应教材的最新资源.点击上面"进入下载地址列表"链接,进入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本站课件、试题、教案等免费下载。大多是rar压缩包,解压缩后是ppt、doc、swf、exe等
中“新课标人教版 初二|八年级 2017新教材八年级上册 11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中“11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中“初二|八年级 11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中“11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上一篇:13背影教学设计  
下一篇:9三峡教学设计
[收藏]   [推荐给好友]   [挑错]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新课标第一网 CopyRight 2005-2012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站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