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logo
  主页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政治 | 历史 | 地理 | 生物
按教材浏览: 北师大版 部编版 各版通用 沪教版 鲁教版 其他版本 苏教版 未知版本 新课标人教版 语文版
最新资源
2024年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作 学写故事教学
2024年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三首
2024年第23课马说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4年第22课《礼记》二则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4年第21课《庄子》二则教学设计表格式
相关分类
初二语文教案
当前位置:主页>初中语文>初二语文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二课回延安教案三课时详细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二课回延安教案三课时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二课回延安教案三课时
类型 教案|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大小 15 KB
格式 doc
年级 初二|八年级
教材 新课标人教版
上传 admin 审核 admin
时间 2018-03-08 20:12
点击
评价 ☆☆☆☆☆
重庆市中学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课题       回延安                                             
班级:   学科:语文教师:     时间      年  月  日   3 课时  
 
 



知识目标 1、课文重点字词
2、信天游的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2、掌握比兴、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比兴、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课    型 新课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达标措施、反馈矫正)

目标:了解“信天游”的歌曲形式、延安的历史及作者情况,初读课文,校正字音。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周末到了,当你踏上你离别多时的故土,看到那里的亲山、亲水、亲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教师导语: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写下辉煌的一页。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诗人贺敬之也曾经在延安生活和学习过五年,时隔10年后诗人重回到延安采用信天游的格式写下了这首诗《回延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贺敬之写的《回延安》,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思想感情。
 X|k  |B | 1 .  c|O |m
二、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贺敬之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歌剧《白毛女》,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1956年作者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无限兴奋喜悦,因此写了这首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当时诗人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诗人出个节目,于是诗人就采用了最具地方特色的“信天游”的格式写了这首诗。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作用)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三、教学过程:
   听录音朗读
   要求,注意听,把还有不懂读的字圈点出来,与同桌合作讨论,或查字典,或问老师。
预设字词
读准下列粗体字的读音。
      心窝      搂定      白羊肚手巾           羊羔羔                 
      糜子      油馍     气喘                 一盏
一读诗
    教师导语:诗人贺敬之曾经在延安生活和学习过五年,时隔10年后诗人重回到延,当他回到延安的时候,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请大家各自快速朗读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理清思路,概括作者的 感情变化。
(1)回延安,激动满情怀     兴奋
(2)忆延安,圣地养育我     感激新 课   标   第  一 网
(3)话延安,欢聚话今昔     喜悦
(4)看延安,旧貌换新颜     赞颂
(5)祝延安,圣地大贡献     热爱
再读诗
    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导语:一首好诗,诗中少不了精彩的语言运用,现在请同学们请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1、圈出你认为用的好的字词、句子并和大家讨论与分享其表达效果
   (学生自主合作,教师引导)
    根据“从           (字词、句),写出了/表现了/突出了               。”
   教师举例  如题目中的“回”,“回”意味着重先到过去生活过的地方,容易使人联想到回家、回乡,重返自己的精神家园,拉近(突出/写出)了诗人和延安的密切关系。
    又如:开头第一部分中“莫要”,表现出心脏的剧烈跳动;“莫把”,表现出急欲望见延安的心情;抒发了急欲回到延安、行近延安万分激动的感情。
    学生自主合作
预设引导: 又如第一部分: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扑”,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
 
第二课时
 
目标:通过朗读的方式分析诗歌内容
导入:
分段落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分段安排:
第一部分——男生
第二部分——女生
第三部分——教师
第四部分——全体同学
第五部分——师生共读
2、 诗中运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小组合作分析其中的表达效果。
根据从           诗句中的可知,采用      (修辞手法),写出了/表现了/突出了               。
    教师举例  如: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从主观感觉描写客观事物。“唱”、“笑”、“把手招”,拟人描写“杜甫川”、“柳林铺”和“红旗”,表现出河流、村庄、旗帜也都热情欢迎诗人等人的到来,体现了诗人故地重回的无限喜悦感情。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学生自主合作
    预设引导 ①  比兴   如:第二部分中运用比兴方法、排比修辞方法描写当年延安生活。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兴中兼比,以“树梢”、“树枝”、“树根根”的一体关系,引起并喻写出自己和延安山水、延安人民密不可分的关系。“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兴中兼比,以“羊羔羔”吃“妈”的奶长大,引起并喻写出延安人民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兴中兼比,以大生产运动中“东山”、“西山”的茂盛庄稼,引起并喻写出自己投身其中锻炼、学习。     
    预设引导② 排比   以上这三个兴中兼比的诗节,又构成排比的形式,逐节递进地表现出诗人和延安、延安人民的亲密关系。
预设引导③   又如第四部分中“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写出了延安变化之大。突出了“延安精神”留给延安人民的财富。
 
    知识点学习:比兴关系:这是“信天游”中大量使用的。所谓“比”,即比喻。古人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所谓“兴”,即起兴。古人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四、拓展探究
1、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延安人民的什么特点?
  (热情好客、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
2、在那个年月,为了革命信仰,为了建设新生活,在老一辈的革命者们的精神教育和影响下,延安人民经过了自己的努力,生活不断的好起来,那么在今天,这种“延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吗?
五、背诵这首诗歌
六、小结
   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教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上”“一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第三课时
 
目标:结合诗歌分析“信天游”的特点,并进行拓展练习——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
七、导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留了一个作业,搜集优秀的信天游歌词,下面我们来交换作业,共同欣赏。
“十冬腊月数九天,光脊背背炭实可怜。”
“西北风顶住个上水船,破衣烂衫我跑河滩。”
“石狮子张口不说话,想哥哥想得直哭下。”
“前沟的糜子后沟的谷,哪达儿想起哪达儿哭。”
“三月的桃花满山山红,世上的男人爱女人。”
“耳听见哥哥唱着歌儿来,热身子扑在冷窗台。”
“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
“只要和妹妹搭对对,铡刀断头也不后悔。”新| 课 | 标|第 | 一| 网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红旗一层天下都红遍。”
“鸡娃子叫来狗娃子咬,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哥哥杀敌妹宣传,裤腿绾在大腿弯。”
这些镂心刻骨的描绘和倾诉,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生活图景,和他们发自肺腑的怨愤和呼号。有表现生离死别人生之大痛的,有大胆泼辣地表达真挚热烈爱情的,有表现革命斗争生活的。总之,信天游的歌词大胆泼辣、直接生动地表现生活,这一点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八、拓展比较阅读。
引导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形式、情感等方面进行对比阅读。
桂林山水歌
贺敬之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怀,
此时此身何处来?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
此来关山千万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
“桂林山水甲天下”……
 
呵!是梦境呵,是仙境?
此时身在独秀峰!
 
心是醉呵,还是醒?
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
 
招手相问老人山,
云罩江山几万年?
 
——伏波山下还珠洞,
室珠久等叩门声……
X|k  |B | 1 .  c|O |m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
绿水白帆红旗来!
 
大地的愁容春雨洗,
请看穿山明镜里——
 
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
祖国的笑容这样美!
 
桂林山水入胸襟,
此景此情战士的心——
 
是诗情呵,是爱情,
都在漓江春水中!
三花酒掺一分漓江水,
祖国呵,对你的爱情百年醉……
 
江山多娇人多情,
使我白发永不生!
 
对此江山人自豪,
使我青春永不老!
 
七星岩去赴神仙会,
招呼刘三姐呵打从天上回……
 
人间天上大路开,
要唱新歌随我来!
 
三姐的山歌十万八千箩,
战士呵,指点江山唱祖国……
 
红旗万梭织锦绣,
海北天南一望收!
 
塞外的风沙呵黄河的浪,
春光万里到故乡。
 
红旗下:少年英雄遍地生——
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意满怀呵,才满胸,
恰似漓江春水浓!
呵!汗雨挥洒彩笔画——
桂林山水——满天下!……
附:《桂林山水歌》解析新| 课 | 标|第 | 一| 网
《桂林山水歌》既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又是一曲深情的祖国颂。诗的开篇就把读者引向一种让人神往的艺术境界:“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神姿仙态,如情似梦,山环水绕,令人陶醉。诗句既抓住了桂林山水的自然特征,又富有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
诗人没有停留于单纯描摹桂林山水上,而是借以抒发自己对于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祖国的笑容这样美!桂林山水入胸襟,此景此情战士的心——”“江山多娇人多情,使我白发永不生!”寄情山水,心潮起伏,进而抒发一个革命战士对祖国的深挚感情。正因为诗人是以战士的眼光、战士的胸怀去感受和描绘桂林山水的,因而他笔下的就不仅是山水,其中还有“对此江山”油然而生的那一股强烈的自豪之情。景美情深,诗人很好地继承了我国古代山水诗借景抒情、以形传神的手法。
诗的结尾更是神来之笔:“——意满怀呵,才满胸,恰似漓江春水浓!呵!汗雨挥洒彩笔画——桂林山水——满天下!”诗人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情赞美伟大的祖国和英雄的人民,让人们仿佛透过眼前的桂林山水看到另一幅更为壮丽的图景:全国人民正在运用彩笔,挥汗如雨,到处创造更新更美的“桂林山水”。这是诗人战士情怀的流露,有着共产主义理想的闪光。
这首诗具有浓厚的民歌风味。诗人为探索我国新诗发展的道路曾采用过多种诗体形式。他的政治抒情诗大多采用马雅可夫斯基的“阶梯式”和热情奔放、约束较少的自由体,抒情短章则常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体。《桂林山水歌》歌咏桂林山水,显然适于采用清新明快、委婉抒情的民歌体,以构成一种近于咏叹调的形式。诗人娴熟地运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调子,可与另一名篇《回延安》相媲美。一赞南方桂林山水,一赞北方革命圣地,同曲异彩,令人称颂。诗句均由两行一节组成,语言自然流畅,有如行云流水,音韵节奏和谐,便于吟咏歌唱。此诗因其意境、音韵俱佳,思想、艺术均有独到之处,在贺敬之的抒情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九、作业:1、课后背诵这首诗。
          2、完成课后练习。
批注
 
 
 
 
 



 
               
 
X|k  |B|  1 . c|O |m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地址列表 199893 帮助
本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不用注册!点击顶部的教材,可以浏览相应教材的最新资源.点击上面"进入下载地址列表"链接,进入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本站课件、试题、教案等免费下载。大多是rar压缩包,解压缩后是ppt、doc、swf、exe等
中“新课标人教版 初二|八年级 2018年新教材初二下册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二课回延安教案三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中“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二课回延安教案三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中“初二|八年级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二课回延安教案三课时”
中“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二课回延安教案三课时”
上一篇:2回延安教案表格式  
下一篇:1社戏教案表格式
[收藏]   [推荐给好友]   [挑错]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新课标第一网 CopyRight 2005-2012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站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