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logo
  主页 | 小学英语 | 小学数学 | 小学语文 | 小学其他 | 小学美术|小学科学|小学思品
按教材浏览: 北京版 北师大版 部编版 鄂教版 各版通用 沪教版 冀教版 教科版 鲁教版 苏教版 西师大版 新课标人教版 语文A版 语文S版 语文版 浙教版
最新资源
2024年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反思全册
2022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
2021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小结
2021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小结
2021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核心考点
相关分类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当前位置:主页>小学语文>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8寓言二则 坐井观天 亡羊补牢教案反思作业题详细

18寓言二则 坐井观天 亡羊补牢教案反思作业题

名称 18寓言二则 坐井观天 亡羊补牢教案反思作业题
类型 教案|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大小 110 KB
格式 doc
年级 小学二年级
教材 语文版
上传 admin 审核 admin
时间 2018-02-23 21:46
点击
评价 ☆☆☆☆☆
18 寓言二则
 
教学
要求
1.理解寓意,懂得做错事要及时纠正。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
重点
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则寓言。
2.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1]寓(yù) 言 二 则(zé)
[2]坐井观天
􀀋一只青蛙坐在井里。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yán)上。
段导读:本段告诉我们青蛙在井底,小鸟在井口。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我飞了一百多[3]里,口渴(kě)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句导读:这句话说明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看法是不同的。]
朗读提示:“别说”“井口”“那么”这几个词语可以读得稍重一些。朗读青蛙的话要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
􀀏小鸟说:“你弄错了。[4]天无边无际(jì),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句导读:“青蛙笑了”说明青蛙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句导读:“小鸟也笑了”说明小鸟坚持自己是对的,认为天大得很。]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段导读:第2~7自然段写了青蛙和小鸟的对话,他们为天的大小发生争论。
文章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5]亡羊补(bǔ)牢(láo)
[6]􀀋从前有个人,养(yǎn?)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juàn〕破了个窟窿(kū lon?),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diāo)走了。
段导读:交代羊被叼走的原因,总起全文。
[7]􀀌街坊(jiē f?n?)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dǔ)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diū)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段导读:第2、3自然段写养羊人没有接受街坊修补羊圈的劝告,认为修羊圈没用。朗读要突出养羊人反问的语气。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去了。
􀀏他[8]后悔(huǐ)没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于是,他堵上了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句导读:说明养羊人明白了“有错,认真改为时不晚”的道理。]
段导读:第4、5自然段写养羊人第二次丢了羊,接受了街坊的劝告,把羊圈修好,羊再也没丢过。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错了事及时改正还不算晚的道理。朗读时强调“后悔”“结结实实”“再也”这些词语。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生字卡片,小青蛙和小鸟的头饰。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一 初读课文,理解“坐井观天”
1.板书题目:坐井观天。
2.解释题目。观是看。“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3.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的呢?
(2)同学回答上面的问题。
二 借助拼音朗读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
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3.小组交流,互相认读。
4.集体认读。出示生字卡片。
 
 
寓yù言 两则zé 井沿yán 口渴kě  青蛙wā 抬tái头 无边无际jì 跳tiào出来
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请同学读,读后自由评价,老师及时纠正。
三 分角色朗读课文
1.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2.请同学说一说:青蛙和小鸟在课文中共有几次对话?在这几次对话中,它们是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了呢?
四 深入理解,体会寓意
1.投影出示青蛙说的话:“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1)自读这句话,提出不懂的问题。
(2)什么叫“大话”?谁能联系实际说一说?
(3)课文中的“大话”指什么?青蛙为什么说“大话”?
(4)“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是什么意思?
(5)小鸟是怎样认为的?
2.投影出示小鸟说的话:“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1)默读这句,提出不懂的问题。
(2)“无边无际”是什么样?
(3)拓展练习。
课文中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想一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无边无际呢?(辽阔的草原、宽广的大海……)
(4)谁能用“无边无际”说句话?
3.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
(1)青蛙和小鸟为了天有多大而争论不休。请同学们回忆平时争论问题时的情景,结合自己的感受,看看谁能把青蛙和小鸟争论时的语气读出来。
(2)学生练读。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同桌间分角色读。
(3)指名朗读,其他同学们评议。
4.学习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它们的话谁对谁错?错在哪里?
(2)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3)课堂练习。
填空:青蛙坐在(    )看天,看到的天不过(    )那么大。小鸟站在(    )看天,看到的天(    )。
5.朗读全文,升华感悟。
(1)想象青蛙跳出了井口,见到了小鸟,看见无边无际的天,它会说些什么。同桌分角色练习对话。
(2)创设情境,想象,表演;评价、激励。
(3)说说自己的收获。
五 总结拓展
“坐井观天”这个成语就是用来比喻有些人看问题目光短浅,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最后,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句话:“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1.学会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这则寓言。
3.理解寓言内容,懂得做错事要及时纠正的道理。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生字卡片,课文挂图。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一 启发谈话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喜欢听?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新寓言,跟老师一起写“亡羊补牢”。
3.指名读题目,齐读。
二 理解题目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在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质疑,并说说用什么方法解决。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题目,从“补牢”这个词中,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 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2.独立学习生字,然后小组交流。
3.集体认读。(边读边分析字形,并进行扩词练习)
亡羊补bǔ 牢láo 夜晚wǎn 街jiē 坊f?n? 丢diū了 后悔huǐ
叼diāo走 羊圈juàn
四 深入理解
1.同学们猜了丢羊的原因,你猜想得对不对呢?请继续读课文。
2.朗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评议。
4.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了?
5.小结:可见我们读书前的猜测是对的。读书就应这样,读前要想,读的过程中也要想。
6.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丢羊?
7.自由读第1~4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后,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8.小组交流。
9.集体交流。
(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读第1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齐读,解释“窟窿”。(洞。)
②齐读这句话。
③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读前两句)
(2)街坊劝告,他不听。(读第2、3自然段)
①“街坊”就是邻居。
②街坊是怎样劝的?指名读,要读出劝告的语气。
(3)养羊人有什么反应呢?指名读,齐读。(要读出他无所谓、毫不在意的语气)
①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会怎样想?(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
②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让我们看看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
①齐读第4自然段。
②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1自然段想一想。
(5)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表演这个片段的内容。
(7)两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自然段。
(8)出示挂图,看图说说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9)养羊人为什么这样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活动的句子,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10)为什么现在修还不晚?
(11)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能看出来?(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五 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挂图,这个人在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经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
2.请同学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评价。
3.如果这个人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错误,只要(    ),就(    )。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六 总结全文
1.再读题目,理解寓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
3.总结学习寓言的方法。
理解题目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理解内容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体会寓意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20 寓言二则
坐 井 观 天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亡 羊 补 牢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1.《坐井观天》一文的难点是理解青蛙说的话——“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对此,可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再让学生切身体验一下。两手握空心拳上下交叠在一起,变成一口井,放在眼晴上,抬头看教室的天花板,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因为挡住了视线,所以看到的范围有限,然后再看图。学生有了刚才的体验,再看图,就会明白青蛙之所以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它一抬头,只看见井口对着的这块天,其他广阔的天空都看不到,所以它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2.寓言是从简单的故事中揭示出深刻的大道理。“亡羊补牢”比喻做错了事及时改正还不算晚。既然羊都已经丢失了,还要修补羊圈干什么呢?这种看法很容易在学生中达成共识,错误已经犯下了,还能怎么样呢?但接下来的文章告诉我们,因为羊圈有窟窿,所以第二天羊又丢了,那么第三天呢?第四天呢?接下来的日子又会怎样呢?羊若一天天丢失,那最后的结果会怎样呢?学生读着课文,读着想着,“亡羊补牢”的启示就牢牢记在心头了。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多读、多说,在读中学生会有所收获,在说中学生会有领悟。学完课文之后,让学生去读更多的寓言,还可以利用班队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寓言故事大赛,还可以写一写读后感,交流一下,学生就会有所得、有所感。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1.写出表示“看”的词语。
     
2.填空。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3.比一比,再组词。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4.给多音字组词。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5.猜一猜。
半截白,半截绿;半截实,半截空;半截在地面,半截在土中。
打一蔬菜(葱)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一 寓言简介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的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汉魏以后, 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三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寓意深刻。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中更为多见。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一般比较短小。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表明教训或寓意,达到讽喻的目的,反映了劳动人民群众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群众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品也很多,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
二 《坐井观天》精彩教学实录节选
(一)引出青蛙
同学们,“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这个故事了。当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人们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板书:青蛙)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二)认识青蛙
老师要作一个小小的调查: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板书:这是一只(   )的青蛙
 2.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谈自己的理解,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黑板上。学生不会写的教师帮助写。(如自以为是、骄傲、没有知识、眼界不开阔、不听话等。)
 3.在同学们(大多数同学)看来,这是一只不受大家喜欢、不受大家欢迎的青蛙,因为它……(根据板书),咱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哪些同学愿意读小鸟说的话?请站起来。(估计比较多)
(三)理解“坐井观天”
 1.同学们,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2.老师这儿就有几个例子。(出示)
 (1)小明这次到北京转了一圈,可开眼界啦!以前整天待在村里,坐井观天,没想到外面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2)有些人坐井观天,自我感觉特别好,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我们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读课外书,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4)原以为我们的设计、规划够先进了,可去外地一看一比,才知道我们是坐井观天,比起人家差远了!
3.所以,咱们每一个同学从小就要多学点儿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见识,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坐井观天的人。
 (四)再次认识青蛙
 1.同学们,千百年来人们都认为这一只青蛙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甚至自以为是,它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指责,太可怜了,这是一只可怜的青蛙!(板书:可怜)老师非常同情它的遭遇,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交流,联系课文、图画等进行引导。
 参考:
 (1)青蛙并没有说错,它说的是真话,它看到的天的确只有井口那么大,它没有说谎,这是一只诚实的青蛙。
 (2)这一口枯井太深了,青蛙那么小,光凭它自己的力量,怎么跳得出去呢?如果自己能跳出去,它早就跳出去了。我觉得它是一只弱小的青蛙。
 (3)这一只青蛙一生下来就待在这一口枯井中,没有亲人,没有同伴,太孤独、太寂寞了,我觉得它是一只孤独的青蛙。
 (4)井底没有丰富的食物,只能吃一些不小心掉进来的小虫子,有时还要饿肚子,我觉得它很可怜。
 (5)这只青蛙很有礼貌,见到陌生人就打招呼,我觉得它是一只有礼貌的青蛙,我喜欢它。
 (6)这只青蛙永远也无法欣赏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它太可怜了。
 (五)同学们,今天咱们这节课全面地认识了这只坐在井底的青蛙,咱们不应该讨厌它、批评它、责怪它,而应该可怜它、同情它、帮助它。对待像这只青蛙一样的人,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才对。现在,谁来想个巧妙的办法帮助这只青蛙离开这口枯井?
 (六)青蛙被你们救上来以后,它惊呆了,它会说些什么呢?
三 《亡羊补牢》精彩教学实录节选
1.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师:羊是怎么丢的呢?
(1)男生读第1自然段,边听边思考羊是怎么丢的。
生汇报,师画窟窿。
(2)出示课件:填一填。
师:你能用“因为……所以……”把羊丢失的原因说一说吗?
(3)小结:原来狼从这个窟窿钻进羊圈,把羊叼走了,羊少了一只。
(板书:少了一只)
(4)女生读第4自然段,边听边思考羊是怎么丢的。
 师:谁能用“因为……所以……”把羊丢失的原因说一说?
(板书:又少了一只)
小结:是啊,接连两天,养羊人一共丢了两只羊,狼都是从这个破了的窟窿钻进羊圈叼走羊的。故事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为什么丢了两次羊才修羊圈?为什么第一次丢羊时不修呢?
师:是啊,你们和他的街坊的想法一样,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对养羊人说的吧。
2.学习第2、3自然段。
(1)出示街坊的话。
① 谁来读一读?
②理解“劝”:看看街坊是怎么跟他说的,有个“劝”字。你知道什么是“劝”吗?你什么时候“劝”过别人?
生汇报。
小结:对。像这样,犯了错儿,别人用道理说服他,使他改正错误,这就是“劝”。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把街坊的话读一读。
③指导朗读。
你读书时强调了“赶快”,能告诉我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吗?
你特别加重了“修一修”,能说说是为什么吗?
小结:是啊,街坊可着急了,因为到了晚上羊还会被狼叼走。街坊好心相劝,可他却说……
(2)出示养羊人的话。
①谁来读一读?
②师范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算补好了羊圈,丢失的羊也找不回来了。)
(3)同桌练读,指名读。
师:同桌两个人练习读一读吧!
小结:就是这样,正是他不听别人劝告,不愿意修补羊圈,难怪他丢了一只羊之后第二天又丢了一只羊。
3. 学习第5自然段。
(1)师:在事实面前,他后悔了,心想……
(2)理解“现在修还不晚”,为什么说“现在修还不晚”?
生:因为修好了羊圈,羊就不会再丢了。
生:如果现在还不修补羊圈,他养的那几只羊还有可能再丢。
……
小结:是啊,课文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他养了几只羊”,现在他已经丢了两只,如果还不修补羊圈,他还会丢第三只、第四只羊。
(4)师:于是,他……把羊圈……从此,他的羊……
4.回归课文,理解寓意。
师:当他修补好羊圈,又和当日劝他修补羊圈的街坊相遇时,他会对街坊说什么呢?街坊又会怎么回答他呢?
5. 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和养羊人一样的经历呢?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w   W  w .x K b  1.c o M
 


字词导读 ☜
①坐井观天:坐在井底观看天际。比喻人的视野范围狭小,只局限于眼前的区域。
②井沿:井口的边缘。
③里:市制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④大话:虚夸的话。
⑤无边无际:没有边际。形容范围极为广阔。际,靠边的地方。
字词导读 ☜
①亡:丢失;失去。
②牢:关牲口的圈。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地址列表 199459 帮助
本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不用注册!点击顶部的教材,可以浏览相应教材的最新资源.点击上面"进入下载地址列表"链接,进入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本站课件、试题、教案等免费下载。大多是rar压缩包,解压缩后是ppt、doc、swf、exe等
中“语文版 小学二年级 新教材二年级下册 18寓言二则 坐井观天 亡羊补牢教案反思作业题 教案|教学设计”
中“18寓言二则 坐井观天 亡羊补牢教案反思作业题 教案|教学设计”
中“小学二年级 18寓言二则 坐井观天 亡羊补牢教案反思作业题”
中“18寓言二则 坐井观天 亡羊补牢教案反思作业题”
上一篇:19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反思作业题  
下一篇:17爱发脾气的孩子教案反思作业题
[收藏]   [推荐给好友]   [挑错]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新课标第一网 CopyRight 2005-2012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站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