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能自主识字,读准字音“渑、荆、卿”,指导字形“蔺、璧、廉”,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负荆请罪、能耐、声色俱厉”等词语。
2、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并能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3、 品读重点语句,感受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中的智勇双全及面对廉颇挑衅时的宽阔胸襟;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体会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
(两分钟预备铃时进行成语接龙)
一、由成语知识引入,理解“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的含义,了解廉颇、蔺相如的身份。
1、了解成语的主要来源,随机巩固、积累成语。
2、通过对《完璧归赵》这则成语的复习,初步了解蔺相如的品质。
(1)记得吗?我们三年级时还学过一则出自历史上真人真事的成语。
板书:完璧归赵 复习:“璧”是一种玉器,下面是个“玉”字。
(2)用一句话说说这则成语字面上的意思,复习“蔺”的书写。(蔺相如把和氏
板书:蔺相如
(3)在《完璧归赵》中,你们一定对蔺相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一个词形容。
板书:有勇有谋
3、结合图片从字面上理解“负荆请罪”的意思,了解两人的身份。
(1) 老师还要写一则成语,它同样出自于历史故事。
板书: 负荆请罪
“荆”是后鼻音,谁能读准? 指名读。齐读。
(2) 出示图片,这幅图画的就是“负荆请罪”的内容,你能借助图说说“负荆请罪”的意思吗?
(3) 指图:图上的这位赤身背着带刺的枝条的人是赵国的将军廉颇,(板书:
廉颇)他是一员武将。(板书:将)他出生入死,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真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板书:英勇善战)
廉颇旁边的这个人你们一定认识,他就是赵国的宰相蔺相如。
(板书:相)
(4) 加上人名、身份说说“负荆请罪”的意思。 (大将军廉颇背着带刺的荆条向宰相蔺相如请罪。)
4、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了解课文由三个故事组成,体会三者间的关系。
1、《将相和》原来由三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一个是《完璧归赵》, 一个是《负荆请罪》,当中还有一个小故事,你们知道是什么故事?
板书:渑池之会(读准“渑”)渑池是地名,在秦国境内。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出示: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大夫。
出示: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卿,职位超过了廉颇。(“卿”正音)
3、简介(出示:卿、大夫、士)。
三、品读重点语句,感受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中的智勇双全及面对廉颇挑衅时的宽阔胸襟;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体会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之心。
(一)从廉颇的语言着手,了解廉颇不服气的原因及他的性格特点。
1、结合屏幕上的两句句子说说将相不和的原因。
出示:不服气
2、课文如何把廉颇的不服气表现出来的?找到相关内容。出示第10节。
这段话是通过语言写出了廉颇的不服气。读一读,思考廉颇讲了几句话,表达了几层意思?在书上作分层记号。(三层)
(1)指名交流。
(2)引读:他先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再说??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最后说??我碰见他,非得叫他下不了台!
3、再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三层意思。
(1) 廉颇认为自己功劳大。
² 从句中哪些词中看出他功劳大?
理解“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 这就是“战功赫赫”)
² 这句夸赞的话出自他自己的口中,你读一读,读出什么味道?
² 出示词卡:居功自傲 (自认为有功劳而感到骄傲)
(2) 他认为蔺相如没能耐。 (换词:没本领)
(3) 廉颇要让蔺相如下不了台。
板书:为难
(4)谁能连起来把廉颇这段话的意思说给别人听?
4、请你再读读这段话,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人物?(豪爽耿直、居功自傲)
小结:课文就是通过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男生齐读。
(二)学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体会这两个故事写法相同,都是通过抓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品读描写蔺相如的语言,体会他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精神。
1、 面对他的挑衅,蔺相如怎么做?找到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1)出示:这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他就请病假不上朝。
(2)课文又写了有一次蔺相如路上偶遇廉颇的做法??指名交流
出示: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就赶紧叫车夫往回赶。
2、你们发现蔺相如怎么做?板书:避让
3、廉颇说蔺相如没能耐,从他的表现看,是不是没能耐?是不是真的像廉颇说的就靠一张嘴?先让我们看看蔺相如在秦国大殿上的表现,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出示:
“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前,我们大王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应当斋戒五天。五天以后,我再把宝玉奉上。”
师生配合复述。
4、渑池会上,秦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占赵王的便宜,羞辱赵王。读一读渑池之会的内容,说说面对什么情况,蔺相如怎么说。
(1)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并叫人记录下来,蔺相如说??
出示:
“听说大王善为秦声,请为赵王击缶。”
出示:瑟、缶的图片
你们看,瑟是一种弹弦乐器,而缶是一种瓦器,用以盛酒浆。
(2)秦王勃然变色,不去理他。蔺相如忽的站了起来,声色俱厉地说??
出示:“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跟你拼了!”
(出示词卡:声色俱厉 )解释: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再读。
5、这就是蔺相如在秦国的表现。对比两个故事中蔺相如的语言,你认为蔺相如到底有没有能耐?他的能耐表现在哪里?同桌交流。
² 有智慧。(巧妙地要回宝玉,保护了国宝;和秦王针锋相对,让秦王击缶, 使他在言语间占不了便宜。)
² 有勇气。(在秦国的土地上,面对强大的敌人,把生死置之度外,虽然没有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但也有生命危险。这怎么能说没能耐呢?)
小结:蔺相如是有能耐的,他的能耐表现在面对强敌,有勇有谋,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如果蔺相如就在你面前,你一定会发自内心的对他说:??(你真有能耐!)
(三)继续学习“负荆请罪”这个故事,通过品读描写蔺相如和廉颇的关键语句,体会蔺相如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同时感受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1、面对强大的秦王,蔺相如置生死于度外。现在,面对廉颇的气话,什么话?出示: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齐读)他却一再避让,他有能耐吗?(有)他为什么这么做,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2、 现在你就是蔺相如,设想在路上遇到了廉颇,你会怎么想?
要做到想象合理,可以联系下文蔺相如对别人说的话。(出示)自读。
(1) 理解“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的意思。
(2) 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武有廉颇”?指名交流。
(出示)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到边界,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秦王没有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在边境上已经做好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
3、创设情境,继续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展开合理想象。
4、小结:看来你们读懂了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板书:国家利益)才这样委屈自己,这就叫?? 板书:顾全大局
5、出示: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那里。他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地位,不顾国家利益,真是不应该。
“不应该”什么?读??为了地位,不顾国家利益。
6、引读。
师:廉颇知道自己不顾国家利益,觉得自己真是罪人,??(读)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来到蔺相如门上。可见他能??板书:知错就改,(请罪态度相当诚恳)蔺相如见廉颇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热情”一词可见他不计前嫌)从此以后,??两人结为知己,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8、看图,联系课文的内容,联系廉颇的性格、蔺相如的为人,展开想象,写一写两人见面时的场面,同桌配合说一说。
9、小结:同学们说得不错,能根据对人物的了解展开合理想象,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人都以国家利益(指板书)为重。廉颇??(指板书)知错就改,蔺相如??顾全大局。
10、从《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不能只顾个人利益,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总结
板书:
将 相 和
完璧归赵
为难
渑池之会 (英勇善战) 廉颇 蔺相如(有勇有谋)
知错就改 避让 顾全大局
负荆请罪 国家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