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logo
  主页 | 小学语文 | 小学数学 | 小学英语 | 小学其它 | 初中语文 | 初中数学 | 初中英语 | 初中物理 | 初中化学 | 初中政治 | 初中历史 | 教案 | 初中地理 | 初中生物 | 高中语文 | 高中数学 | 高中英语 | 高中物理 | 高中化学 | 高中政治 | 高中历史 | 高中地理
相关分类
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下册端午节的由来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西门豹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主页>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正文

独 坐 敬 亭 山教学设计 教案


文章来源:南城区中心小学 文章作者:南城区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10-04-05 01:23 点击次数:字体: [ ]

    关键词:独 坐 敬 亭 山教学设计 教案,,
    内容简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

       理解诗的内容,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和他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质疑。     
2、先由学生介绍 山,再由教师补充

3、多媒体出示 的画面。

4、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1、看诗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字词。

众   闲   相看   厌

2、小组合作学习,试解释诗句的意思。

3、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教师适当点拨。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2、朗读感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朗读诗句。

2、根据注释,体会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2、朗读感悟,试背诵课文。

三、练习背诵。

四、作业:

  1、完成一课一练。

  2、背诵李白其他的古诗。

板书设计: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小学语文课件分类 小学语文教案分类 小学语文试题分类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
版权所有:新课标第一网 CopyRight 2005-2008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站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