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logo
  主页 | 小学英语 | 小学数学 | 小学语文 | 小学其他 | 小学美术|小学科学|小学思品
按教材浏览: 北京版 北师大版 部编版 鄂教版 各版通用 沪教版 冀教版 教科版 鲁教版 苏教版 西师大版 新课标人教版 语文A版 语文S版 语文版 浙教版
最新资源
2024年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反思全册
2022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
2021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小结
2021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小结
2021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核心考点
相关分类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当前位置:主页>小学语文>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2017年21古诗二首夜雪 梅花教案作业题及答案详细

2017年21古诗二首夜雪 梅花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名称 2017年21古诗二首夜雪 梅花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类型 教案|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大小 25 KB
格式 doc
年级 小学二年级
教材 语文S版
上传 admin 审核 admin
时间 2017-08-31 10:46
点击
评价 ☆☆☆☆☆
21古诗二首
【教学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讶、枕、窗、户、折、墙、数、凌、寒、独、遥、暗”等12 个生字,正确书写“户、数、暗、独、窗、夜”等6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大致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梅花的顽强品质和夜雪的美。
(二)能力目标:
1.能正确书写生字。X|k  |B | 1 . c|O |m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梅花的顽强品质和夜雪的美。
【教学重点】
教学重难点:认识12个汉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感受梅花的顽强品质,体会夜雪可感不可见的美。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夜雪》
1.认识5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走进一个雪花飞舞的世界。
二、学习古诗,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听读识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并用铅笔圈出认识的新字朋友。
3.教师领读生字卡片,并进行正音练习。
4.师领读古诗,学生跟读,注意停顿和重音。(出示课件2)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5.理解诗句大意,解释重点词语。(出示课件3)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6.指导学生反复练习朗读,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感情。
7.同桌互相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连起来试说诗句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X k B 1  . c  o m
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
2.共同交流本课会认字记忆方法和结果。(出示课件4)
 3.指导书写。
(1)课件展示本课会写字,(出示课件5)重点指导“窗”和“夜”的写法。(出示课件6)
  窗:上下结构,注意上边不是宝盖儿,而是穴宝盖儿。
  夜:是上下结构,不是左右结构。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2)教师板书,学生注意观察。
     课外作业新设计
一、在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打上“√”
惊讶(yà  yá)  枕头(zěn  zhěn)  窗户(cuāng  chuāng)
折断(shé  zhé)
二、根据课文填空。
1.《夜雪》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2.已讶衾枕    ,复见          。
三、诗人写了感觉“衾枕冷”、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都是表现什么的?
                                                                     
参考答案:
一、惊讶(yà)  枕头(zhěn)  窗户(chuāng)  折断(zhé)
二、1.白居易 2.冷 窗户明
三、雪下的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梅花》。
1.认识7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论梅花,引入新课X|k  |B | 1 . c|O |m
    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它们在什么季节开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梅花》
二、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教师巡视并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并纠正读音。
3.师范读,学生跟着读。注意停顿和重音。(出示课件8)
4.以组为单位,学生练习朗读。小组内互相讨论,提出疑难问题并尝试解答。
5.师生共同交流,理解重点词语。
6.学生互相提问,先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出示课件9)
(诗句大意: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7.反复练习朗读,想像梅花在严寒中傲然怒放的画面。
8.在读、议、背中感受梅花耐寒、清香、洁白的特点。
9.师小结:这首诗通过写梅花不畏严寒,冒雪开放,赞扬了梅花坚强的品格。
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生字
1.了解了梅花的品格,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识字朋友吧!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进行认读。(出示课件10/11)
2.小组合作,进行认读、识记生字。
3.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申的生字,说一说怎样写才能端正、美观。
(2)学生试写,教师重点提示: (出示课件12)
4.共同交流记忆方法和结果。
  数:多音字,这里读shù 
  凌:读líng,不要读成lín
5.指导书写。
(1)强调写法(出示课件13)
  墙:左右结构,注意右边部分上边不是“土”,下边不是“口”
  凌: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
  独:反犬旁,不要写成提手旁。
  遥:要后写走之旁。
  独、梅、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书写时要注意避让。
 寒:要注意端正。下面两点要写在竖中线上,撇和捺要舒展,起出宝盖头,三条横线间距要均匀。
(2)教师板书,学生注意观察。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课外作业新设计
一、在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打上“√”
冰凌(lín  líng)  寒冷(hán  hēi)  遥望(yáo tiào)
黑暗(yīn  àn)
二、用自己的话说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三、下面用斜线标出的停顿,正确的是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X k B 1  . c  o m
参考答案:
一、冰凌(líng)  寒冷(hán)  遥望(yáo)  黑暗(àn)
二、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三、2         
板书设计               21.古诗二首
                梅花                    夜雪
          凌寒      不畏严寒          讶          冷
        不是雪      洁白如雪          见          明   
          暗香      幽香远飘          知          重
                                      闻          声
【教学反思】
    本课所选的两首古诗,写的都是寒冬季节的景色。《夜雪》通过对雪夜情景和诗人感受的描写,可感不可见的特点。《梅花》通过“色”、“香”、“味”三方面突出梅花的特点,刻画出梅花的洁白、傲雪的品性。
1、课的设计能够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重视背诵朗读的基础上,把识字的要求在课堂上落实的比较好。
3、重视听说读写,还能让学生把对诗歌的感知通过绘画等方式表现出来,能较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资源包
说课稿
                        《古诗二首》说课
说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讶、枕、窗、户、折、墙、数、凌、寒、独、遥、暗”等12 个生字,正确书写“户、数、暗、独、窗、夜”等6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大致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梅花的顽强品质和夜雪的美。
说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的两首古诗,写的都是寒冬季节的景色。“色”、“香”、“味”三方面突出梅花的特点,刻画出梅花的洁白、傲雪的品性。《夜雪》通过对雪夜情景和诗人感受的描写,可感不可见的特点。
说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2个汉字,会写“户、数、暗、独、窗、夜”6个生字。
难点:感受梅花的顽强品质,体会夜雪可感不可见的美。
说学生分析
  古代诗歌,读起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是孩子们学习启蒙的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也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学习古诗,可以让孩子们背诵一定的古代诗词,又可以学习汉字、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对落实新课标很有意义。
说设计思路
   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融读诗、看景、想象、品味为一体,使学生知其景、入其境、悟其情。
说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导入新课
1.(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的课件或图片)
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过梅花?你还了解梅花的哪些知识?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雪花飞舞、梅花盛开的情景。
3.板书课题。教师边画梅花,边背诵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二、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教师巡视并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并纠正读音。  新|课  |标|第  |一| 网
3.师范读,学生跟着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4.以组为单位,学生练习朗读。小组内互相讨论,提出疑难问题并尝试解答。
5.师生共同交流,理解重点词语。
6.学生互相提问,先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7.反复练习朗读,想象画面。
8.在读、议、背中感受景物特点。
9.师小结
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生字
1.了解景物特点,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进行认读。
2.小组合作,进行认读、识记生字。
3.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申的生字,说一说怎样写才能端正、美观。
(2)学生试写,教师重点提示:
四、引导背诵
1.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背诵。
2.播放音乐,学生伴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背诵。
3.学生根据诗意,想象画面背诵。
说教学效果
    整堂课学生情绪很好,都在认真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思考积极,发言主动。从课堂反馈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精彩片段
              《古诗二首》教学片段
 师:请跟着老师一起写一首诗,老师在黑板上写这首诗,同学们跟着老师把这首诗抄写在自己的本子上。明白吗?(明白)老师怎么写,你们就怎么写。看清楚,字应该写得端端正正。
  师:板书:
    夜雪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抄写)
  师:(两分钟后)抄好的请举手,看一看每个字都写正确了吗?这个字念“zhěn”,(手指“枕”字,板书拼音)。好,写好的把笔放下。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是一首清新的、雅致的小诗,就象一朵百花园中的小花一样,题目叫《夜雪》。诗一定要吟诵的,听老师读一读。
  师范读完:好,自己轻声地吟诵一下。
  生轻声吟诵。
  师插话:对,就这样轻轻地吟,要读到自己的心里。  
指名一生读。
  师:恩,声音清脆悦耳。如果对这首诗的情感再有一点体会就更美了。我请几个女同学来读读看。
  指名一女生读。
  师:清幽幽的,你这首诗别有一番情趣,不错。她不但对这首诗有了体会,而且有了表情。读诗的时候有表情的同学对诗是有自己的真切体会的。这首诗会读吗?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好,这首诗里面有6个生字。考考大家,这个“枕”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这个“枕”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枕头”。
  师:是吗?好,“枕”就是“枕头”。那猜猜看,这个“衾”什么意思?
  生:也许就是棉被。
  师:好,那这首诗到底写了些什么?你能不能自己读得懂呢?请你一行一行地读,一行一行地想,明白吗?轻轻地读一读,然后想一想,你就会读明白了。好,开始。
  生同桌间交流。
  师:认为自己读得懂的请举手,这首诗大致讲了什么意思?读得懂的请举手。我来看看。不一定要读得很准确,这首诗大体的意思我懂的就举手,越来越多的手举起来了。读得懂吗?好,手放下。
  师:好的,一部分同学可能还没有把握,老师提三个问题好不好?如果你都能回答出来,证明你真读懂了。
  师问第一个问题:诗的题目叫《夜雪》——晚上下雪,懂吗?(生:懂)那我问你:晚上外面下雪,诗人也就是作者,诗人在哪里?(生:家里。)在哪里?从这首诗找到答案,从字里行间找到答案,说的时候要有理有据。他在哪里,说准确了。
  师读诗,提示:外面在下雪,诗人在哪里呢?在干什么呢?一定要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找到答案。
  生思考。
  师:你先说。
  生:那个时候他正在睡觉。
  生:他抬头看到窗户上一片明亮,知道这是因为雪下得很大,大到他可以时不时听到竹子被雪打断的声音。
  师:好,这首诗的意思大体懂了。现在问你一下:你凭什么说他正在睡觉?
  生:因为“衾”和“枕”的意思是“棉被”与“枕头”。他为什么感到棉被和枕头冷了,是因为他在睡觉。第一句说到了被子和枕头,听见了折竹的声音。
  师:好,她是从“已讶衾枕冷”“衾枕冷”三个字说明他在睡觉,有道理吗?有道理。还有补充吗?X k B 1  . c  o m
  生:那如果睡在床上的话,睡了很长时间就会变得很热了,那枕头和被子就会变得很热了。
  生:我觉得他正在铺棉被。所以觉得那个棉被和枕头非常地冷。
  师(笑):啊,他不睡觉就在铺棉被?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他在哪里?好,你说。
  生:他刚刚在床上,刚刚盖上被子。
  师:他刚刚盖棉被,发现棉被是冷的对吗?好的,同学们,老师提醒一个词:“已讶”,猜猜他在哪里?他肯定在床上,有没有睡的?
  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
  师:“已”,这是“已经”的“已”,不是“己”啊。对呀,“已经”,忽然之间,很惊讶地发现盖的这个被子和枕头忽然变冷了。刚才这位同学说睡了一会被窝是暖和的,现在忽然之间发现被窝冷了,被子和枕头都冷了,在不在睡觉?在睡觉。睡到半夜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被子和枕头冷了。所以第一个问题如果你读得懂,你会发现诗人正在床上睡觉,在自己的被窝里睡觉。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第二个问题。他既然睡在自己的被窝里面,他又没起床,外面下雪,他怎么知道外面下雪了?一行一行地读一读,你能不能找到依据?一行一行地读读看,轻轻地读,每一行里面有没有依据?你能不能看出来?每个同学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这个地方就是讲外面下雪了。读书、读诗要越读越聪明。不要盯着我看,不要盯着老师看,你自己要读、要想。好,那位女同学。
  生:我是从“复见窗户明”这句诗里看出来的。因为雪一般都是白颜色的,“窗户明”,雪一般都是很耀眼的,从窗户望过去一片白茫茫的感觉。
  师:这是什么?(手指“见”字)这雪映照在窗户上,看到这窗户是亮的。所以这里是什么字啊?“见”,看到了对吗?他通过视觉发现下雪了。这是第一处,读得好。还有吗?
  生:我找到最后一句的这个“闻”,“闻”就是他的听觉。竹子一般都是很有韧性的,要很重的东西压着才会断。现在应该是冬天,冬天的时候,雪越积越厚,才会把竹子压断的。
  师: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
  师:“闻”就是“听到”,一听就知道。好的,还有根据吗?现在能发现的同学是会读书的。
  生:我从“讶”看出来。这个“讶”说明之前没有下雪。虽然现在可能不是冬天,但是这个棉被和枕头突然冷了,只有这个雪的冷才会让它们变冷。
  师:他讲得很有道理。他说的是“讶”,“讶”的是什么呢?是冷。一般的情况下,如果不下雪,被窝里面睡到天亮都是温暖的。但突然之间下了一场雪,被窝就冷了。这个“冷”是什么?这是人的一种触觉,脸接触到了枕头,身体接触到被子觉得冷。一个“冷”感觉到下雪,还有吗?
  生:我从“夜深知雪重”看出来:他知道在下雪。
  师:这个就是“知”。人都有知觉,对吧?“夜深知雪重”,一个“知”对不对?你看,每一行当中他都能看出外面在下雪。茫茫的黑夜里下起了雪,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古诗。
  师:诗人有没有直接写外面黑夜里面的雪下得怎么样?(生:没有)雪花飘飘,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描写?(生:没有)他是怎么写的?和我们一般人写的雪有没有不同?
  生:从床上写到窗户再写到外面听到竹子的声音。
  师:好,他不直接写,是从侧面写。
  生:他是从一种事物上来感到外面下雪的。第一个是从“衾”和“枕”,第二个是从窗户上亮了,然后最后是从竹子发出的声音。
  师:这叫侧面对吧?他是借用其他的事物来写这个雪。他是通过自己对这些事物的触觉、视觉、知觉、听觉来写出外面下的是一场雪。好,再读,“夜雪”,  生再次齐读古诗。
  师:大致意思懂了吗?
  生:懂了。
  师:问第三个问题。这是一场小雪还是一场大雪?每一行当中都要找依据,你找得到依据吗?这次发现的同学多。好,我先请后面的同学说。
  生:从“时闻折竹声“能看出来是大雪。因为只有雪重了才会把竹子压断。
  师:压断一根算不算大雪?
  生(七嘴八舌):不算,不算。
  师:一共才压断一根算不算大雪?这里有个关键的词。
  生(七嘴八舌):“时”,时常听见。
  师:所以这里面是“时闻”,就是不时地听到竹子被折断的声音。如果不是“时闻”,那也不一定是大雪,对不对?有道理。还有没有依据?
  生:“复见窗户明”。如果是小雪的话落在窗户上它就变成水了。只有大雪下在窗户上,才能让窗户看上去很亮。
  师:问题是那雪是不是下在窗户上的呢?这个“明”是不是雪粘在窗户上它才“明”的?
  生:看过去一片白茫茫的。
  师:也就是外面都积满了皑皑的白雪,映照在窗户上它才会——
  生:才会这个“明亮”。
  师:对呀,所以这里是个什么字呢看得出大雪?
  生:“明”。
  师:对呀,这个“明”看出是大雪,不是小雪。下一会小雪是感觉不到的,窗户还是黑乎乎的。还有吗?还有更重要的地方吗?
  生:我觉得应该是“夜深知雪重”的那个“重”可以体现出雪的大。
  师:给个理由呢。
  生:夜深了,“重”就是说雪是大的
  师:哦,那我问一下:一般我们说“一片一片雪花”是轻的还是重的?
  生:轻的。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师:你说一片雪花很重吗?雪花飘飘。那他为什么说雪是重的?
  生七嘴八舌。
  师:一个个说,为什么他说雪是重的而不是轻的?“夜深知雪飘”,多美啊。他为什么不说“夜深知雪大”,而偏偏要说“夜深知雪重”?你知道他为什么要用这个“重”字啊?
  生:因为雪大,积雪都堆在一起,所以很重。
  师:积雪堆在一起就显得重了。对这个“重”有了一层体会,还不够。
  生:我觉得他写这个“重”是为了体现后面的这个“时闻折竹声”。因为光说“大”的话,可能不会折断,只能是“重”的话,雪全盖在那边才会把竹子折断。
  师:哦,这个“重”和后面的一个什么联系在一起呢?“折”。和它联系在一起,有了“重”才会“折”,不“重”它不会“折”。对这个“重”有了第二层体会,但是还不够。这个“重”说明什么?
  生:如果“大”的话,不一定“重”;但是“重”的话肯定是“大”的。
  师(笑):哦,你这样推断。你想像一下什么时候这个地上的雪下得多啊?下的时间长,时间很长很长,然后呢?雪下得很大很大。如果下的小雪,雪一到了地上就融化掉了。因为下的时间长,下的雪花大,所以才有这个“重”字。好,这说明是大雪,还有吗?还有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大雪的?
  生:“已讶”,忽然感觉到这个棉被和枕头冷了。如果是小雪的话应该是一点点变冷的。
  师:对,这里有一个字。冷到什么程度?
  生:感到非常惊讶。
  师:这个“讶”是有“惊讶”的意思。半夜里他——
  生:惊醒了。
  师:不是“惊醒”的,是怎么醒的?
  生:冷醒的。
  师:他不能说冷醒的,他是
  生:冻醒的。
  师:对呀,是冻醒的。冻坏了,冻到自己感到很惊讶,怎么会这么冷呢?所以这是个什么字呢?“讶”。哦,你还有一个啊。
  生:就是那个“复见窗户明”的“复”。刚才他已经说了,窗户不是直接靠在地上的,要稍微上来一点。雪下得很大就不容易融化掉,所以才会经常看到它。
  师:你这个“复”怎么解释?
  生:“复”就是经常。
  师:是不是?就是反复?一次又一次啊?老师纠正一下,这个“复”不是一次又一次,不是反复,而是“又”的意思。他一开始被冰冷的枕头和被子惊醒了,惊醒了以后他怎么样?“又看到”,不是“经常看到”,而是“又”的意思。“已”和“复”对应起来才能理解正确,懂了吗?
  师:好,我们通过“讶”、“明”、“重”、“时”这些词感受到这是一场大雪,所以我们说古诗当中每一个字它都能传达出一层意思,都能表达一种感情,也能营造一种意境。现在我们再来读这首诗,自己读,把这些圈出来的字体会一下,你的朗读感觉就会不一样。好,大家自己练习读一读。
  生自由练读。(深情)
  师:这时候的读你要对这组画面有种感觉,感觉到这个夜雪啊给你的感觉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随便你先来读,然后你说“我读出那个夜雪的意境、情境、感觉是什么样子了。”  
    生:我读出了雪冷。
  师:夜雪一个字——冷,但是你读得还不够冷。你笑眯眯的。你要读出天的冷,该怎么读?谁来读出这个“冷“字?
  师:你能想像着壮观的情景,是不是啊?会想像。
  生说:我想读出
  师(打断):你先读,让我们猜猜看。
  生读:我觉得那个雪非常多,不停地下。
  师:纷纷扬扬,那种情景能在脑子当中闪现出来。然后能不时听到竹子被折断的声音。
  师:竹子折断的声音响不响?
  生:响。
  师:“哗啦哗啦”的?竹子折断的声音是很轻微的,连这么轻微的声音都听到,这就反衬出外面——
  生:很静
  师:对呀,这叫反衬。我们说教室很静,静到什么程度?
  生七嘴八舌:一根针掉下来都听得见。
  师:对呀,一根针掉到地上声音轻吗?轻。这个声音你都听得见,说明教室怎么样?静。现在夜雪静不静呢?静,静到那细小的竹枝折断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突出了一个“静”字,多好啊。当然他还联想到是不是贬官,这个你可以去查一下啊,看看他有没有被贬。
  好,还有同学愿意读吗?有“大的”,有“壮观的”,有那个“静”的……你先读。X|k  |B | 1 . c|O |m
  一生读:读了这首《夜雪》,我感觉到鹅毛大雪都纷纷扬扬地压下来了。
  师:那感觉到一个什么字呢?
  生:“重”。
  师:还是“重”还是“大”,美吗?
  (一生插:壮观)
  师;壮观也是一种美,壮美,对吗?你读。
  生读:读了这首《夜雪》,我感觉到诗人很厉害,“重”啊“冷”啊都描写进去了。
  师(笑):你觉得诗人很厉害,有你厉害吗?
  师:好,同学们,这个情景通过这二十个字,你都能感觉得出来。个人读了这首诗,联想到的感受到的可能都不一样,但夜雪留给你的印象是非常美妙的,对吗?下面我们一起来读。(集体读)
  师:现在想像把自己当成诗人,躺在床上,头枕着枕头盖着被子,突然之间睡到半夜冻醒了。一看到窗户亮起来了,是不是天亮了?不时传来竹枝折断的声音……这个情景想象一下,下面我们自己轻声地来吟诵一下,好吗?不看这首诗,“夜雪”——把自己作为诗人,生齐声吟诵。
  师:会背的举手。能背的一起背一下好吗?背的时候要把自己当成诗人。
  生会背的集体背。
  师:“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不要读在嘴里,要读在心里。
  师:这首诗通俗易懂,一看就知道。
  生集体读全诗。
  师:你看,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吗?好,课后把这首诗背一背。
备课资料:
白居易(772-846)  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后迁居下?(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等存世。
练习X|k  |B | 1 . c|O |m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根据拼音,填空组词。
 chuāng  hu      shù mǎ      hēi  àn     dān  dú
                     码      黑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阅读《太阳花》,完成练习。
    你见过太阳花吗?这是一种很美丽的小花,小小的花瓣,粉红的,鲜艳极了,叶子呢?也是细细的,像含着一包绿汁,很嫩。
    早晨,太阳一露出笑脸,太阳花就兴冲冲地开放了。太阳越晒花越红。它仰着脸蛋,好像在跟太阳说:“太阳,谢谢你把我照得这样漂亮。”
傍晚,太阳下山了,太阳花就慢慢合拢花瓣,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太阳花还有黄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的太阳花开起来,那才好看呢!
1、短文共有  段话,用序号标出来。
2、太阳花是一种很  的小花,  的花瓣,  的,鲜艳极了。
3、太阳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用“  ”画出来。 
创新思维大拓展
三、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雪和梅花的诗句,和同伴交流交流吧!
参考答案
一、窗户  数  暗  单独
二、1.三  2.美丽 小小 粉红  3. 早晨,太阳一露出笑脸,太阳花就兴冲冲地开放了。
三、提示:《江雪》柳宗元、《墨梅》王冕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www.xkb1.com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地址列表 196736 帮助
本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不用注册!点击顶部的教材,可以浏览相应教材的最新资源.点击上面"进入下载地址列表"链接,进入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本站课件、试题、教案等免费下载。大多是rar压缩包,解压缩后是ppt、doc、swf、exe等
中“语文S版 小学二年级 2017新教材语文版二年级上册 2017年21古诗二首夜雪 梅花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教案|教学设计”
中“2017年21古诗二首夜雪 梅花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教案|教学设计”
中“小学二年级 2017年21古诗二首夜雪 梅花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中“2017年21古诗二首夜雪 梅花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上一篇:2017年22初冬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下一篇:2017年20苏雅的画儿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收藏]   [推荐给好友]   [挑错]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新课标第一网 CopyRight 2005-2012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站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