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logo
  主页 | 小学英语 | 小学数学 | 小学语文 | 小学其他 | 小学美术|小学科学|小学思品
按教材浏览: 北京版 北师大版 部编版 鄂教版 各版通用 沪教版 冀教版 教科版 鲁教版 苏教版 西师大版 新课标人教版 语文A版 语文S版 语文版 浙教版
最新资源
2024年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反思全册
2022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
2021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小结
2021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小结
2021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核心考点
相关分类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当前位置:主页>小学语文>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5古诗二首 小儿垂钓 夜书所见教案反思作业题详细

15古诗二首 小儿垂钓 夜书所见教案反思作业题

名称 15古诗二首 小儿垂钓 夜书所见教案反思作业题
类型 教案|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大小 110 KB
格式 doc
年级 小学二年级
教材 语文版
上传 admin 审核 admin
时间 2018-02-23 21:46
点击
评价 ☆☆☆☆☆
15 古诗二首
 
教学
要求
1.根据诗句想象所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
难点
  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1]古 诗 两 首
小 儿 垂 钓(diào)
[唐]胡令能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第一、二句写山野小儿学习垂钓的情景。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第三、四句写这时候过路的人想向小儿打听事情,小儿担心声音把鱼惊跑,赶快用“遥招手”的动作请路人不要作声。
整首诗所要表现的是山野小儿的生活情趣以及小儿的纯真无邪。
这是一首抒写儿童的诗歌。全诗描写朴实、自然,一个真实可爱的垂钓小儿的形象跃然纸上,情景交融、形神兼备。
 
 
所 见
[2][宋]叶绍翁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第一、二句描写梧桐叶萧萧飘落声告诉人们已到深秋,天气寒冷了,江上秋风阵阵,拨动他的乡情。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第三、四句描绘了这深夜时分,篱笆下还有一盏灯亮着,那是儿童提着灯笼在捕捉蟋蟀。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1.学会《小儿垂钓》中的生字,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儿钓鱼时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想象能力。
3.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能力。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生字卡片,课件。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跟父母去钓过鱼呀?怎样钓鱼呢?(指名请同学说一说)
2.那么怎样才能让鱼上钩呢?(最好让鱼竿长一些……)
3.为什么?(不让鱼知道有人要捉它,钓鱼还要有耐心,不能三心二意……)
谈话:老师这里有一幅图。(出示课件)谁能看出这个人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吗?从哪里看出来的?(是古代的事情,从服装上看出来的。)那时候有一位大诗人看到这一情景,颇有感触,写下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小儿垂钓》。板书并齐读题目。
二 理解题目
1.认读“垂钓”。(出示生字卡,书写“垂”字的笔顺)
2.读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释?
3.看图,指名说说哪儿是钓鱼竿,哪儿是鱼线,再理解“垂钓”的意思。
三 学习诗句
出示诗文
1.看图,听录音。
2.学生自学,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3.认读生字、新词。
 
 
蓬头 稚子 垂钓 侧坐 莓苔 借问 招手
4.学习前两句诗的意思。
(1)看图,读诗句。
(2)小组讨论。
什么样的小孩儿在钓鱼?“学垂纶”是什么意思?
小孩儿是怎样坐在水边学钓鱼的?“草映身”是什么意思?
(3)讨论后请学生回答。
(4)指导朗读,边读边看图想象诗中的情景。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5.学习后两句诗的意思。
(1)读后两句诗。
(2)问:小男孩儿正在专心钓鱼的时候,谁来了?(出示课件,一位过路人朝小孩儿走来的画面)
(3)他来干什么?(问路。)诗中哪个词是写问路的?(“借问”。)
路人可能问些什么?(同桌讨论后回答)
(4)看,小男孩儿是怎么做的?(出示课件,小男孩儿摆手的画面)
(5)他为什么摆手?“遥”是什么意思?
(6)从哪儿看出他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
(路人的脚步声,问话声,自己的回答声。)
(7)“应”是什么意思?(回答。)
老师小结:小男孩儿既怕过路人的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的回答声把鱼吓跑,他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的态度怎么样?(很专心,很认真。)
(8)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小男孩儿紧张的心情。
(9)请同学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6.朗读全诗,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专心致志学钓鱼的情景,很富有儿童情趣。谁能谈一谈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后两句写了什么。
四 总结
诗人抓住了小孩儿钓鱼时所表现出的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诗句,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儿的形象。诗中有动有静,情景交融,使人感到亲切,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大声朗读这首诗,好吗?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1.学会《夜书所见》中的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图像,体会作者热爱秋天、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挂图,生字卡片。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一 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学生自由背诵自己课内外学过的古诗。
2.齐读题目,理解“书”是什么意思。
3.(出示挂图)说说你所看到的情景。
二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流利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的情况。
萧xiāo萧 挑促cù织 篱lí落luò 儿童tóng  寒hán声 秋qiū风 动客kè情
4.指导朗读。
先读准字音,再读出节奏,体会古诗的特点。
5.借助字典和注解,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画出不理解之处。
6.小组一起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三 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课文。
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画面中的景象表现了哪几句话的意思。
2.组织讨论,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质疑:还有什么问题或哪些词语不理解?
重点点拨理解“动客情”的意思。(一是思念家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地朗读。
5.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萧萧秋风吹动梧叶的声音,送来阵阵寒意。身在外地的诗人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见远处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诗人顿生感慨,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四 背诵古诗,总结全诗
老师:这首诗所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但诗人不写如何独自在外,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透过窗户,看到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提灯捉蟋蟀。请同学们体会一下诗人此时的心情,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最后请大家齐读古诗。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17 古诗两首
 小 儿 垂 钓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夜 书 所 见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1.《小儿垂钓》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水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路人借问,小童招手不应的动作神态,重在写神。在遇到“路人借问”的情况下,小儿急着“遥招手”,为什么呢?因为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所以没有马上回答路人的问话。这把小儿专注垂钓的神态活脱脱地展现出来了。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一点,可让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写“遥招手”,而不是“遥摇手”?从“招手”中你能想到什么,能否体会到小儿当时的心理?诗中用“招手”而不是“摇手”,说明小儿并没有完全拒绝答话,只是请路人再靠近些,他会轻声作答的。诗句把小儿的神态写得十分传神,令读者不得不爱上这个可爱的孩子。
2.在《夜书所见》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学重点应该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在学习古诗时,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步骤。在引导学生释题时,让学生想一想“夜书所见”中的“书”指什么。不少学生意见不同,有的说“书”是指那个人在看书,有的同学说那个人在看东西,把这些东西当成书。教师可让学生反复读课文题目,会有位同学站起来说,他认为“书”是“写”的意思,那个人把看到的写了下来。
3.在教学诗句“知有儿童挑促织”这句诗时,虽然学生知道作者描述的是晚上,有孩子打着灯笼在捉蛐蛐儿,但学生不知道那个时候蛐蛐儿应该是在石缝里或者草丛中比较隐蔽的地方,这样捉蛐蛐儿就还得有一个过程,而不是直接用手去捉。因为学生对捉蛐蛐儿的操作过程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不知道这是用一根麦秆或者很细很细的树枝在洞口拨弄,把蛐蛐儿拨出来,所以对于这种教学过程中的细节教师应该引起注意。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1.比一比,再组词。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2.填一填。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3.读一读这首古诗,填一填。
万 里 桥
[宋]吕大防
万里桥西万里亭,锦江春涨与堤平。
拿舟直入修篁里,坐听风湍彻骨清。
注释:
①拿舟:移动船只的方向。
②修篁(huáng):高高的竹林。
③风湍:风声和急流的水声。
填一填。
(1)这首诗写的是季的景色。
(2)这条江叫锦江
(3)诗人要坐船去高高的竹林里。
(4)他爱听风和急流的水的声音。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一 作者简介
1.胡令能
胡令能, 唐朝诗人,曾隐居圃田(今河南中牟),唐贞元、元和时期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小儿垂钓》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的《清明》一诗。
2.叶绍翁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长期隐居于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所著《四朝闻见录》,记述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逸闻趣事及“庆元党禁”始末,可补正史之不足,收入《四库全书》。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著有诗集《靖逸小集》。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旅客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段,平易含蓄,词淡意远。
二 促织简介
促织,蟋蟀的别称,属于蟋蟀科,也叫蛐蛐儿。因其能鸣善斗,自古便为人饲养。据记载,中国家庭饲养蟋蟀始于唐代,当时无论朝中官员,还是平民百姓,人们在闲暇之余都喜欢带上自己的“宝贝”,聚到一起一争高下。蟋蟀(已定名的)约有1400种,我国已知的有30余种。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w   W  w .x K b  1.c o M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地址列表 199462 帮助
本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不用注册!点击顶部的教材,可以浏览相应教材的最新资源.点击上面"进入下载地址列表"链接,进入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本站课件、试题、教案等免费下载。大多是rar压缩包,解压缩后是ppt、doc、swf、exe等
中“语文版 小学二年级 新教材二年级下册 15古诗二首 小儿垂钓 夜书所见教案反思作业题 教案|教学设计”
中“15古诗二首 小儿垂钓 夜书所见教案反思作业题 教案|教学设计”
中“小学二年级 15古诗二首 小儿垂钓 夜书所见教案反思作业题”
中“15古诗二首 小儿垂钓 夜书所见教案反思作业题”
上一篇:16小鹿的减法教案反思作业题  
下一篇:14听诊器的由来教案反思作业题
[收藏]   [推荐给好友]   [挑错]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新课标第一网 CopyRight 2005-2012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站长:邮箱